手机突然震动,是林溪发来的消息:"我托人拿到了酒店的监控录像,发给你了。"
视频里,苏晴和高天走进电梯,按下18楼。三分钟后,电梯在18楼打开,一个穿着酒店制服的服务员推着餐车等在门口,车上放着红酒和两个杯子。
陈砚关掉视频,发动汽车。雨刷器再次摆动,在玻璃上划出扇形轨迹,像在切割某种回忆。他不知道自已是怎么开回市区的,直到林溪的电话打来,才发现自已停在她的小区门口。
"你还好吗?"林溪的声音带着担忧,"我看你定位一直在附近打转。"
陈砚抬头,看见林溪撑着伞站在雨中等他。她的眼镜片上沾着水珠,像哭过一样。"我没事。"他推开车门,雨水瞬间打湿衬衫,"谢谢你帮我。"
林溪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伞倾向他这边。两人站在雨中,沉默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彼此。良久,林溪轻声说:"我爸爸是古建筑修复师,他教我,看一座建筑的年代,不仅要看风格,还要看影子——阳光不会说谎,时间也不会。"
陈砚看着她,突然意识到这个总是安静站在一旁的女孩,或许比他想象的更懂他。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路灯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上去坐坐吧,"林溪打破沉默,"我煮了姜汤。"
林溪的公寓很小,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书架上摆记了建筑和历史书籍,墙上挂着一幅古建榫卯结构图。"我爸爸画的,"林溪注意到陈砚的目光,"他说中国古建筑的智慧,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
姜汤在锅里咕嘟作响,散发出辛辣的香气。林溪递给陈砚一条毛巾:"擦擦吧,别感冒了。"
陈砚接过毛巾,触到一片柔软。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照片:"林溪,你学过摄影测量吗?能不能通过这张照片计算拍摄距离?"
"可以试试。"林溪拿出尺子,"已知路灯高度8米,在照片中高5cm;高天身高1.8米,在照片中高1.1cm。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拍摄距离D=H×f/h,H是物L实际高度,h是照片中高度,f是镜头焦距。"
她假设手机焦距f=35mm,计算得到D=8m×35mm/5cm=5.6m。"拍摄者距离路灯约5.6米,"林溪指着照片角落,"这里有个消防栓,距离路灯3米。如果能找到这个停车场,应该能找到拍摄位置。"
陈砚的眼睛亮了:"明天我们去云端酒店看看?"
林溪犹豫了一下:"高天认识我,可能不太方便。我把分析结果给你,你自已小心。"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建筑阴影与透视》,"这本书或许对你有用。"
深夜的雨还在下。陈砚握着那本温热的书,坐在车里看着林溪的公寓灯光。他想起苏晴的红裙,想起高天的威胁,想起林溪在雨中为他撑伞的样子。手机屏幕亮起,是公司群消息:高天被任命为云端之境项目代负责人。
雨刷器再次摆动,这一次,陈砚看清了前方的路。他发动汽车,雨夜里的城市灯火在后视镜中逐渐缩小,像一颗颗遥远的星星。他知道,从明天起,他不仅要面对背叛的痛苦,还要开始一场关乎真相和正义的战斗。而他手中的武器,是那些不会说谎的阳光和影子,是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公式,是一个结构工程师对真相最执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