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接手第九研究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每个月皇帝都要有业绩,都要有成果。
第九研究院本就缺少人手,加上姜翔对武器研究并不算多,即便他从小就依靠父亲的研究笔记学习,姜翔还是没有拿出任何成就。
但他这一个月并不是没有收获。
帝国目前的所有研究资料全都可以任他查看,大多资源都可以调取。
就连牛笑月都对科技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发明。
姜翔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知识,每天学习时间能达到十四个小时以上,他本就无比聪明,加上如此丰富的资源,他的进步几乎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提出的一些理论连皇帝都会夸赞两句,甚至每周愿意抽出一小时让他进皇宫,指点他技术上的问题,足以见得皇帝对其的重视。
这一个月,第九研究所也招收了不少新的工程师。
目前人数已经达到一百八十人,皇帝会不断地为每个研究所派下课题,这个时候姜翔就会带着工程师们一同研究。
每个课题都会有论文,需要各个研究所自己去补全。
比如说计算机如何诞生?
对话机的距离如何达到三十公里?
飞鹰四号如何更稳定的飞行?
......
皇帝的灵感好似不会枯竭一般,总是能提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姜翔不止一次为皇帝提出的课题震撼,难怪父母那一辈的人会这么崇拜他。
姜翔每周还是会抽出一天带着牛笑月去农田,这段时间他和牛笑月也提出很多关于农业的想法。
当使用飞机喷洒农药的想法被提出,姜翔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关于希望之鹰飞行不稳定的课题。
当夜,他待在研究所里彻夜不眠。
希望之鹰飞行不稳定无非就在于零件的原因,和牛笑月探索抽水机零件是一个原理。
他几乎彻夜不眠的研究探索,一周后他将改良的希望之鹰方案交给陛下手中,虽然他没能力完全研究希望之鹰的所有结构。
但他改造的地方完全足够希望之鹰的飞行更加稳定。
又是一周,改良后的希望之鹰正式试飞,这一日皇帝亲自观看。
结果令人惊喜,改良后的希望之鹰相比于之前续航时间更久,机身更加稳定,已经越来越接近皇帝课题中理想的飞机了。
终于,皇帝又一次说了句:“不错”。
经过此次,姜翔的名声已经传了出去。
刚上任的第九研究所所长,完成了第七研究所半年都没有解决的课题,这一日想拜入第九研究所的人多了上百号人。
姜翔并没有自大,并没有骄傲。
他明白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这只不过是很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