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绿盾工程:沙漠腾起的新丝路 > 第4章  黑沙漠中寻人
一直到下午4:30,眼看着兵团农田的防沙区的草格子已经补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的需要补了。
突然巴太骑着马几乎是嘶吼着冲进农场,他一勒住缰绳,马匹一个扬蹄。巴太几乎是从马背上摔下来的。
然而,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我阿塔——还有骆驼!沙暴吞了他们!"他急吼吼地说。
老胡和小胡面面相觑,沙尘暴中,牧民和牲口走丢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今天风太大了,能见度太低了。
小胡看了巴太一眼,从戈壁滩分别到如今,整整6个小时过去了;估计是他仍没有找到他的父亲,才急忙忙地到兵团农场来求助地。
小胡看着无人机剩余的15%的电量有点为难了。本来,做防风草格巡航,这15%的电量已经足够了,如今陡然加了一个——搜救的项目。
“先救人!草格子能补,人命补不了!”老胡当机力断。
于是,胡梭召回无人机。
无人机在狂风中摇摇晃晃地降落,像只筋疲力尽的沙雀。
它本来平整的金属外壳上此时已经坑坑洼洼了,那是风夹杂着沙子留下的痕迹。
小胡一把接住它,掌心传来的温度,让他心头一惊;连续几个小时的工作,无人机已经过热了。
只是嘀咕了一句:“如果要寻人的话,得做一些改装。”
说着,盘腿就坐下来,将无人机搁在自己的膝盖之上。
指甲已经撬开无人机的腹部卡扣。多光谱相机"咔"地弹出来,在沙地上滚了半圈;镜片反射出巴太心焦的脸。
作为草原上的青年,巴太自然不认识什么无人机的多光谱相机的,也不知道用做什么。
"等不了!"巴太的靴子碾着沙地转圈,他拍着大腿,“我阿塔这个时候肺部估计已经灌满了沙子了。”说着,他看一眼被沙尘暴遮盖的太阳,沙漠里入夜会更加危险。沙漠一旦入夜,温度就骤降,迷路的老人活下去的概率就更加低了。
胡梭看着他如此模样,手中的活加快了些,抿着的嘴唇暗示他此刻紧绷的心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也急不来。多光谱相机是用来扫描植被和地形的,它能找到草格子的破损,但找不了人。”
说着将热成像仪的接口对准了无人机的插槽,可螺纹却因沙粒的侵入而卡死了。
胡梭的指甲已经磨钝,螺丝纹丝不动。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留下来,在刚刚风沙刮过的地方,留下一缕缕黑色的印子。
“你还在磨磨蹭蹭什么啊?”巴太真的非常不解。
“热成像仪安装不上。”胡梭话里有点带苦。
百密一疏,他出来的时候没带螺丝刀。
“一定要这玩意吗?”巴太越是催促,胡梭就越乱。
如果是往日里,胡梭估计会怼巴太一句:“这是无人机的眼睛,你出门前,能不带眼睛吗?”
此时,他也明白巴太的心焦,也只能用巴太生涩的术语回复他:“快了,快了,给无人机安装一个法宝——热成像仪就成了;让它捕捉体温,你阿塔的体温和骆驼的体温,就行了。”
巴太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还是将话给噎下去了。
此时一只布满老茧的手突然从旁伸了过来——胡杨沉默地递来一把多功能军刀。
胡梭猛的一抬头,四目相对之间,他看到了父亲的情绪:没有催促,没有质疑,只有一种无言的信任。
就跟儿时,放开他自行车的时候表情一样的。
胡梭心里咯噔一下。
他接过刀,刀刃精准地卡进螺丝的凹槽,轻轻一拧——热成像仪终于归位了。
此时,重新打开电源,无人机的指示灯一闪一闪的,就如一颗搏动的心脏。
“骑我的马去!”巴太重新跨上马背。
巴太的父亲走失的地方,不是兵团农场前那片驯服的沙地,而是往北三十里的"黑戈壁"。
那是牧马人嘴里的危险地带,据说夜里沙丘会移动。奈何那里长满了荆棘果,骆驼好这一口。
胡梭带着无人机刚跨上巴太的枣红马,就听见父亲在身后喊:"等等!"
这时,胡梭诧异,父亲走路的姿态有点跛;来不及问刚刚治沙的时候,父亲是否受伤了。
转头,胡梭手中就被塞进一个东西——兵团配发的卫星定位器。上面带着父亲的汗水和沙子。
"黑戈壁的磁场会吃信号。"老胡把定位器塞进儿子怀里,手指在"紧急求救"按钮上重重一点,"按三下,就是我找到人了的意思。"
胡梭眼眶一阵发热,他也知道那是兵团人在黑沙漠中的护身符。
如今父亲将自己的护身符交给了自己。
来不及推搡,巴太一甩鞭子,马就箭一般射了出去。
胡梭眯起眼睛回头望,在如此能见度低的环境中,父亲的身影已经缩成一个小小的影子了。
可那顶褪色的军帽依然固执地朝着他们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去。
此情此景,让胡梭想起了父亲送自己去读大学,月台临别时候的场景:那个时候,父亲也是这样,久久地在月台上,目送儿子离开。
巴太的马跑的飞快,风就在耳畔呼啸,沙子刮在脸颊之上。
胡梭不由自主抱紧了他的腰。
如果是往事,巴太一定吹嘘两下说:我们哈萨克人的马可快了。如今他仅仅说,“抓紧了,别被甩下去了。”
马的前蹄踏入黑戈壁的瞬间,巴太猛地勒紧了缰绳。
胡梭一下去,便看见黑戈壁的边缘有一具骆驼的骸骨;头骨的眼窝里灌满了流沙,像一对凝固的、惊恐的眼睛——就像诉说着,如果走不出黑戈壁的话,就是这副惨状。
胡梭的无人机在这具骸骨上空悬停片刻,热成像镜头里只有一片冰冷的深蓝。
“该往哪里飞呢?”胡梭向巴太投过去一个眼神,对于戈壁滩的了解,还是要数本地人。
“往北。”
巴太的嗓音突然变得低沉,他指向远处一道新月形沙丘,"骆驼遇沙暴会逆风走,它们记得背风坡的石头窝子。"
来不及质疑骆驼的智慧,胡梭就遥控无人机朝着那一片新月沙丘飞过去。
那一片新月沙丘看上去单调,实则地形非常的复杂。
沙脊如刀,沙窝如陷。
沙脊交错耸立,就如同沙海中的巨大的浪潮。怪不得,本土的牧马人也会在其中迷路。
无人机刚掠过第一道沙陇,胡梭的屏幕就剧烈晃动起来。
巴太捡了根树枝,在沙地上划出这里的沙丘地形:“阿塔应该在这片硬戈壁附近。"
风一吹,那痕迹就如同水纹一样抹去了。
风在重塑着这里的地形,每一道沙陇都在移动。
胡梭这才明白,为什么经验再丰富的牧民也会在这里迷路。
一番搜寻无果之时,胡梭只能调整无人机参数,关闭了耗电量巨大的激光雷达。他看着遥控上仅剩的15%电量,只感觉太阳穴都在跳,这样的电量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热成像和基础通讯了。
巡航了几个沙窝子,就是没看见巴太嘴里那骆驼的影子。
“难道?”巴太心里越发焦急;“难道骆驼陷入暗沟了吗?”他自言自语。
“暗沟是啥?”胡梭问。
“就是古河道,后来被沙子填满了,骆驼踩错一步,就会深陷下去,被淹没到了脖子处。”巴太凑上来看着遥控屏幕。
“别急。”胡梭一把搭在他的肩头,安慰他。
突然,巴太嚷了一声:“看这儿!”
他指着沙丘的东侧。镜头里,几簇骆驼刺倒伏着——根据牧马人的经验,牲畜路过的时候压扁了骆驼刺的痕迹。
牧马人能根据脚印来寻找踪迹。
然而,无人机飞过去的时候,却没发现什么。
巴太的指尖划过无人机屏幕,指着一处说:“阿塔教过我,遇见危险的时候,骆驼会选择沙子的腋窝。这是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积累起来的智慧。”
果然,当无人机降低高度的时候,有发现!一块如火一般的橙色的色块在屏幕上形成!
就在一个沙窝子,两头骆驼蜷缩围在一起,中间蜷缩着的人正是阿塔!
“阿塔!”巴太喜出望外,惊叫一声,结果吓跑了一只梭梭木下的蜥蜴。
于是就在无人机的引导之下,阿塔带着他的骆驼走出了那一片的黑戈壁。
通过镜头,当阿塔看见那一架嗡嗡直叫的大铁鸟的时候,也同样的一阵错愕。
他在胸前做了一个动作,似乎在说,感谢长生天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