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锦州城外,破庙漏着风,
孟光将最后一块炭火扔进陶炉,火星溅在青砖上,映亮了墙角缩着的老陆头。
老人的棉袄补丁摞着补丁,露出的棉絮被风吹得乱颤,手里攥着个豁口的粗瓷碗,碗底还剩些浑浊的米汤。
后生,你到底想问啥
老陆头的声音像破锣,每说一个字都带着咳嗽,我都说了,当年的事我记不清了,那会儿我儿子刚死,我光顾着哭了。
孟光从包袱里掏出块腊肉,用匕首切成薄片扔进锅里,油星溅起的瞬间,肉香立刻填满了破庙。
陆大爷,您就再想想。
他往老人碗里盛了些热粥,那个领头的陆先生,是不是叫陆文彦听说他媳妇姓安
老陆头的手抖了一下,粥碗在地上磕出轻响。
他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锅里的腊肉,忽然重重叹了口气:造孽啊......
都快十五年了,怎么还有人提这事。
陶炉上的粥咕嘟冒泡时,老陆头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自己是陆家村的猎户,当年锦州洪水后,村里一半的人都饿疯了。
知府周显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到处吹嘘自己是
先太子的远房表亲,谁敢告他的状,轻则被打,重则被扔进大牢。
那陆文彦是村里唯一的秀才,
老陆头的声音发颤,他媳妇安氏是个读过书的大家闺秀。两人牵头去府衙请愿,被周显的人打了出来
孟光的心猛地一紧:他们是不是有个孩子
有,是个男娃,叫小石头。
老陆头往火里添了根柴,那年才不到十岁,虎头虎脑的,总爱跟在我家狗蛋后面跑。
老陆头想起之前平静的时光,也放松了不少。
决定进宫面圣请愿前一天,安氏把孩子托付给我,说‘叔,我们要是回不来,您就把小石头送远点,别让他记得锦州的事’。
锅里的腊肉炖得软烂,孟光却没心思吃。
他想起景澄的嘱咐,从怀中掏出临摹的《锦州流民图》,指着画中那个拉着孩子的妇人:是不是她
老路头眼睛已经废了,愣是凑到画前面,仔仔细细用手摩擦了一便又一便,生怕错过一个人。
老陆头的呼吸骤然急促,忽然老泪纵横:是她......
是安氏!你看这发簪,还是我家老婆子给她打的......
他指着妇人发髻上的木簪,簪头雕着朵小小的木槿花,与画中陆文彦袖口的花纹一模一样。
据老陆头说,陆文彦夫妇都是陆家村人。
陆文彦的父亲早年在大人物家里当差,后来因病去世,家道中落才回了锦州。
安氏是邻村富户的女儿,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陆文彦,陪嫁的半块玉佩成了两人的定情物
——
那玉佩本是一对,刻着
文安
二字,夫妻各带一半。
周显贪墨了救济粮,
老陆头的声音里带着恨意,那年冬天,村里天天有人饿死。
整个锦州处处都是饿死的人呐!老陆头哭的像个孩子。
又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接着说:陆先生带着我们去府衙请愿,周显却说‘太子殿下说了,饿死几个贱民不算啥’。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流民,才有了后来的暴动。
小石头,在暴动失败后就失踪了。老陆头叹了口气。
有人说被乱兵杀了,有人说被好心人带走了,老陆头四处找了很多人,直到眼睛看不清了,也没找到小石头。
对不起陆氏夫妇啊!老陆头说着说着又要哭起来。
我们都恨死太子了。
老陆头突然捶着胸口哭起来,要不是他认周显这个亲戚,我们能饿死吗
老陆头不知又想起了什么,愤恨道:要不是他下命令围剿,陆先生能死吗陆家村的人,提起太子就骂他祖宗十八代!
孟光的心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