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当晚,萧景珩留宿紫云轩。
这一举动,重于千金赏赐。
这是他对整个后宫最直接、也最强硬的宣告:明妃圣眷正浓,地位无可撼动。
所有关于明妃手段狠辣,引陛下不喜的流言蜚语,一夜之间,不攻自破。
那些还在观望风向的墙头草们,瞬间醒悟。
第二日清早,紫云轩的门槛,几乎被一众前来请安问好的妃嫔踏破。
消息传到坤宁宫。
被禁足的皇后陈氏听闻此事,气得将手中一套心爱的汝窑茶盏,狠狠砸碎在地。
沈惊晚!本宫与你,势不两立!
而在阴冷潮湿的玉华宫,被降为常在的陈若水,也得知了消息。
她恨得咬碎了银牙,指甲深深嵌入冰冷的墙壁,划出一道道血痕。
沈惊晚......总有一天,我要把你今日加诸于我身的耻辱,千倍百倍地还回去!我要让你血债血偿!
失败者的怨毒,是见不得光的野草,只会在阴暗的角落里疯狂滋长,等待着下一次反扑的机会。
此后的日子,后宫出奇地风平浪静。
沈惊晚深居简出,完全不像一个新晋宠妃,反而低调得近乎诡异。
她利用皇帝的赏赐和份例,悄无声息地打点各处,编织起一张属于自己的网。
司寝司的刘姑姑再次收到了重礼,从此明妃的绿头牌,总在皇帝最容易看到的位置。
几个身家清白、忠心可靠的宫人,也被她通过父亲沈从安的关系,悄悄安排进了内务府、御膳房等要害地方。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在未来,都将是她最锐利的耳目。
萧景珩对她的小动作了如指掌,却并未阻止,反而乐见其成。
他很清楚,沈惊晚的势力,便是他皇权的延伸。
她安插的眼线,能让他看到那些平日里被粉饰太平所掩盖的后宫阴私。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这把刀,拥有自保的能力。
一把连自己都护不住的刀,未免也太钝了。
这段时间,萧景珩频繁驾临紫云轩。
他并非耽于美色,而是迷上了听弹幕下饭这个独属于他的消遣。
沈惊晚的内心世界,简直是一座待他挖掘的巨大宝库,充满了闻所未闻的前朝旧事与官员辛秘。
【哟,这不是户部那个姓王的侍郎么,长得人模狗样的,上辈子我爹的案子,就属他跳得最高,踩得最狠,说什么为国除害,我呸!回头就查出他老家地窖里藏着三大箱金条!】
【威远将军唉,真是可惜了。多好一个忠臣,上辈子他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儿子,偷偷跟敌国做生意卖情报,把老将军活活连累死,全家流放三千里,尸骨无存。】
萧景珩不动声色,将这些沾着血泪的闲言碎语一一记下,转头便交由龙鳞卫暗中查证。
结果,一查一个准。
不出三日,户部侍郎王霖,在自家后院那棵百年老槐树下,被挖出了整整三大箱金条。
随之一同被翻出的,还有他挪用赈灾银两的秘密账本。
人证物证俱在。
萧景珩甚至没给他上朝辩驳的机会,一道圣旨直接送到府上。
王霖当场吓得瘫软如泥。
圣旨宣读完毕,龙鳞卫的屠刀便已落下。
斩立决。
抄家。
其贪墨的三万两黄金,悉数充入国库。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文武百官瞬间如坠冰窟,人人自危。
他们想不通,这位王侍郎平日里谨小慎微,藏得极深,皇帝究竟是如何在短短三日之内,就将他全部拔起的
紧接着,便是威远将军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儿子。
他勾结敌国,倒卖军械情报的信件,还没送出京城,就被龙鳞卫半路截获。
萧景珩没杀他。
他深夜召威远老将军入宫,将那封通敌的亲笔信,扔在了老将军面前。
老将军一夜白头。
第二日,他亲自绑着儿子跪在午门,叩请圣上降罪。
帝王仁慈,念其父功勋,只将那逆子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还朝。
却顺势收回了威远将军手中的一半兵权。
一桩通敌叛国的弥天大罪,竟被皇帝轻描淡写地,变成了一次削藩集权的完美演练。
短短一月。
朝中有七名官员落马,皆是当年构陷沈家的核心人物。
或斩首,或流放,或抄家。
空虚的国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
萧景珩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折,内心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掌控感。
他甚至不需要去审问,不需要去布局。
他只需要听着。
听着紫云轩里,那个女人不经意间的吐槽与抱怨。
那些被她视为上辈子的旧事,如今,都成了他手中最锋利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