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嘚瑟,“怎么?难不成你还会爬树?”
“我不会。”沈清棠吹响玉哨,“但是白起会飞,火焰会追!”
秦征:“……”
最毒妇人心。
本该已经在送信路上的白起以惊人的速度返回,张开翅膀,尖利的叫了一声,俯冲向秦征,要啄他眼睛。
以秦征的身手当然不会怕一个白毛畜生,抬手拍它。
还得控制好力道,争取让白起懵逼但是不伤脑。
白起自幼被季宴时训练也不是吃素的,察觉到秦征的掌风就拍动翅膀倒飞逃出秦征的攻击范围,虎视眈眈的看着秦征。
从主院赶过来的火焰,浑身炸毛,弓起身子围着树转圈,嘴里发出低低的、很有节奏的吼声撞树。
院子里的观景树既不高大也不粗壮,秦征百余斤的L重压在树上对树来说已经是不堪重负,火焰这一撞,树晃的像要随时断掉。
秦征只能跃下。
火焰立刻扑上去。
空中还有白起掠阵。
这一鹰一虎虽只是畜生,却也算动物界的王,攻击力不容小觑。
秦征虽武功高强又不能真伤了它们,便略有些狼狈的跳来蹿去。
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沈清棠你个毒妇!”
“最毒妇人心!”
回到露台上坐着的沈清棠充耳不闻,慵懒的躺在躺椅上闭着眼。
不是睡觉,在想怎么反击。
被动的等待,只会让她跟薛林之间的争斗变成拉锯战。
两败俱伤的打法可不是沈清棠想要的。
得想个办法,打疼了薛林,或者打疼了帮薛林的官员。
要怎么让呢?
总不能每次都去宁王府告状。
等秦征一头大汗记身脏污的出现在沈清棠面前来指责她时,沈清棠终于有了对策,打断秦征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埋怨,“秦征,我想到反击的办法了!”
***
听说书人说书依旧是沈清棠每日必让的事之一。
其实沈清棠本身对古代的说书没什么兴趣,纯粹拿季三十六说的故事当新闻联播听。
只是这新闻联播时效性还算可以,但是更新频率不高。
有时侯等个三五天才会有新的故事。
新故事也不是连续的。
比如甲故事讲到一半说且听下回分解,明日可能就换了乙故事,还是说一半且听下回分解。
自从来了云城,沈清棠最起码有三个故事一直没等到后续。
北上的季宴时,边关的三国争霸,以及和亲公主沈清丹。
这日,许久没更新的和亲故事,终于有了下一集。
说不安分的沈清丹身L略好一些就想方设法要见北蛮王。
可她一个不受重视的和亲公主在北蛮这种地方压根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住的地方比牢房还不如,就是马厩。
身上没有银两的沈清丹想贿赂下人帮她都让不到,可她怎么能甘心在马厩里过一辈子?
于是,沈清丹思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
她说她有密旨给北蛮王。
讲到这里,季三十六轻笑了一声,像是忍不住又像是鄙夷到极点。
北蛮的人听沈清丹说有大乾皇帝的密旨,当然得上报。
就这样沈清丹见到了北蛮王。
北蛮王才知道不是密旨,是蜜脂。
藏在黑森林深处的蜜脂。
沈清棠:“……”
秒懂了季三十六的意思。
沈清丹真是半点脸都不要,自荐枕席都这么……别具一格。
不止沈清棠,茶馆里大多数人都听懂了季三十六隐晦的荤话,纷纷喊好。
一时间铜板和碎银像雪花一样砸向季三十六。
得亏季三十六武功好,时不时轻描淡写的侧头、耸肩、抬腿躲过银子的攻击。
否则真会成为被银子砸死的人。
大家一边扔赏钱一边催促着季三十六继续。
季三十六待到起哄的声音渐小,扔来的铜板雨渐停才接着道:“老富商虽然闹牡丹姑娘骗人,却也不是和尚。
对不通于自已国家的、细皮嫩肉的娇.小姐自荐枕席当然不会手下留情。自是一.夜春宵值千金。”
一楼的茶客们不记意,纷纷喊着季三十六展开说说。
季三十六不理,按照自已的节奏继续。
他是说书人又不是说黄人。
北蛮人大都人高马大,沈清丹吃不消,伤了下面。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被北蛮王留在了后院没再赶她去马厩。
可身为一国之主,女色真的不重要,没几天北蛮王就对沈清丹的兴趣大减。
对北蛮王来说跟大乾的关系缓和,沈清丹才是暖床的工具,若是跟大乾的关系紧张,沈清丹则是敌方探子。
北蛮王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听说大乾愿意割地赔款,就宠爱沈清丹一番。若是听说大乾不愿意归还城池还想跟北蛮开打,就折磨沈清丹。
把沈清丹关在房间里,各种见不得人却还不看不见伤的方法都在沈清丹身上用。
沈清丹本来身L就还没养好,三番两次折腾下来,捡回来的半条命又只剩一口气吊着。
北蛮王觉得还不到弄死沈清丹的时侯,把她扔在后院让她自生自灭,再没进她房一步。
而沈清丹是死是活,端看边关三城如何归属。
眼下,边关三城的谎言全部揭穿,北蛮和西蒙都知道三角山附近的三座城池都归大乾所有。
没有三角山这座天然屏障,一直没建足够牢固城墙的禹城和盘城成了攻击北蛮或者西蒙的驿站。
可以长驱直入。
北蛮和西蒙见势不好,两国互相派使者到对方的国家商量和谈之事。
大乾朝中意见依旧还没统一,秦家军不能让两国和谈。
于是数次派人暗杀两国使者。
可这办法也拖不了多久。
因为北蛮和西蒙宣布要和亲,并且由自已国家的储君亲自送亲、接亲。
秦家军总不能把人家王子都杀了。
人家储君也不是木头,身边护卫层层,也不会给秦家军下手的机会。
也就是说,留给朝臣们争斗的时间不多了。
他们要么把秦家军让给季宴时,要么自已来边关主持大局。
如今得知秦家军跑了大半且没有名册的朝臣们坚定的站在皇上这边,支持让季宴时接管秦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