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资,跟投一亿元!】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把文件收了上去。
这位工作人员是个姑娘,对芦哲的年轻感到惊讶的同时,内心也不禁夸赞。
终于见到真人了,芦哲真是太帅了!真喜欢他!
很快。
这个项目进行完毕。
全场只有芦哲一个人投了建议文件。
见到此情景,台下的一些金融学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郑多拉城?
呵呵......
这孩子果然不懂。
这座城市许多金融教授都考察过。
城市建设很差,街道狭窄,楼房低矮,生活水平也非常差。
一个月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最多也就1000元。
建一个商城?
莫不是要卖当地小吃湫湫串吧!
“哈啊哈哈,算了,我不想再多说了,现场就他一个人投了!他估计就是出来玩的,20人组,你们做得好,把一个废物排除在外了。”
“这也能叫投资天才?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结果出来后大家肯定都会笑掉大牙!”
在这群老教授眼中,郑多拉这座城市几乎没有潜力,就像一个没有交通的小山村小镇,想建一个商业园?还要修一条300公里的公路?
这不是瞎闹吗?
而20人组看到台上教授们的嘲笑,不由得意起来。
更坚定了认为芦哲无真才实学的看法。
而胡荣这边。
看到芦哲的投资报告,不由眼神一凝。
他知道郑多拉这座小城的消息,据说有居民在那里挖出了煤矿。
这个消息太不起眼了。
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原因很简单,一般民众不可能轻易挖出煤矿。
除非煤矿埋得很浅。
通常矿藏深埋地下,相当有深度。
所以,在地表能挖到煤矿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然郑多拉城这么多年早就发财了。
当然,这只是正常的推断,胡荣的任务是收集所有的投资文件。
后续还需要全国性的精算过程。
慢慢地,时间过去。
到了倒数第三个项目的时侯,所有人都几乎用光了手中的建议文件次数。
每个人或每个组合都有十次机会。想想芦哲那边的小组,也是二十人,每人只能投十次!
这时候,
由于后面可能没什么好项目可选,而且投递次数有限制。
自然有人不想浪费机会,于是全场除了芦哲外,其他人已经把所有的投递次数都用完了。
现在,
现场只剩下三个项目了。
而芦哲只投了六次,每次都是六级的投资评价!
更关键的是,他还剩下四次机会!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不禁感叹起来。
“这么好的机会都放弃了啊!真的很强!年轻有为!”
“哼,连基本的机会都能浪费的人,估计水平也就这样。”
“继续待在这里太耗时间了,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小毛孩身上,真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