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年过八旬的老教授、名声显赫的金融专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但同时也会有人因此而受到打击。
每个层级的人都有实力相当的竞争者。
只有通过实际较量,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强者。
可以说,此时的国际金融中心就像是一个没有真正战火的战场。
袁教授是南大金融系的顶尖教授,享有国家特殊待遇,也是被认可的国家一级经济师,在众多头衔下,他每年都出现在会议上,并且是国内代表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此时此刻,这位教授却在国内内部会议现场大发脾气。
甚至破口大骂起来。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个级别的老教授面对的对手通常也会有所顾忌。
因此无论在何种场合,大家都会给对方留些面子,尽量避免撕破脸皮。
但现在,对方竟然公然挑衅。
最让人气愤的是,挑衅的竟然是国内同行。
今年的国际金融大会看起来注定将火药味十足。
这也是袁教授请芦哲来的原因。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年轻一代的眼光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更加重要,许多老一辈的大师开始逐渐退居幕后。
因此,在今年的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观点:让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作为此次会议的关键人物,袁教授对此也表示赞同,并积极推行。
当这个话题被提出后,芦哲的名字立刻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不久前拿到南大创业中心的一份财务报告后,袁教授兴奋不已。
芦哲公司的投资表现简直太棒了。
袁教授自认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这样优秀的成绩单!
这名18岁的青年,不愧是他见过的最具潜力的投资天才!
能力远超同辈!
不,应该说,比世界上任何一位金融大师都要出色!
于是在会上,袁教授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想法:
让更多像芦哲这样的年轻人,尤其是18岁到25岁的青年,进入国家体系接受培养,成为未来的决策者。
简而言之就是吸收精英人才加以重用。
这一观点与袁教授的学生胡荣的想法一致。
只不过,胡荣做事更为低调。
其实从常识来看,这一年龄段正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爆发的时候,没有人会对此持有异议。
但在金融行业里,没有经验积累是根本行不通的。
没想到,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建议不好,而是对年轻人普遍持怀疑态度。
在这些人眼里,年轻人怎么能够掌控资本?
这不是开玩笑嘛?
起初,袁教授还试图用理性的态度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让大家认识到年轻一代的巨大潜能。
可直到有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出现后,他再也忍无可忍。
“哎呀,推动金融队伍年轻化本来是个好主意,这么一来我们这些老年人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要让那些18岁到25岁的小鬼来管理,这也太荒谬了吧?难道怕我们在台上语无伦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