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刘老师的媳妇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借口有事离开了。
招娣妈突然站起来,抓起桌上的水杯就要砸过来,被旁边的警察拦住。
她嗓子劈得像破锣:你们欺负我们老实人,这些都是串通好的。我不管,你今天不给我200万,我会一直闹,闹到你们学校关门!
我没理她,把准备好的文件递给教育局的同志:
这是
27
条短信的原始数据,已通过公证处存证。
另外,开学当天我就已经向省法律援助中心汇报此案,后续会按刑事案件走流程。
招娣妈瘫坐在椅子上,招娣爸被警察按着肩膀,喉咙里还在发出含混的呜咽。
我从公文包里抽出两本装订好的材料,分别推到他们面前。
封面印着的标题格外醒目:
《未成年人被胁迫致死案证据链构建
——
以一起典型案例为例》。
教育局戴眼镜的同志拿起材料,指尖刚碰到纸页就顿住了。
警方代表凑过去翻看,眉头越皱越紧。
这是我参与编写的指导案例,各位领导请过目。
我看着招娣爸妈:从招娣第一次给我发求救短信开始,她的每一条信息、每一次通话录音,甚至藏在储物柜里的字据,都是证据链里的一环。
招娣爸突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跳起来,伸手就要撕材料:你把我女儿当什么了!
警察及时按住他的胳膊。
我的案例,论证了在未成年人权益案件中,如何让看似零散的短信、录音、物证,甚至鼻腔肺部的细微颗粒,都成为闭环证据。
我翻开其中一页,指着标注红框的文字:比如这个铁桶,桶沿的指纹与招娣父亲左手拇指吻合度
100%,而桶侧还有招娣痛苦挣扎留下的血痕。
镇司法所的人推了推眼镜:这些证据,足够提交检察院了。
招娣妈突然爆发出尖利的哭喊:我们只是想让她听话,谁知道她那么不经吓。
听话
我拿出手机,点开一段录音,是法医对铁桶的声纹鉴定实验:你们把她按进水里时,她的指甲在桶壁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刮擦声,录音里都能清晰分辨。这不是吓,是故意杀人。
录音里的刮擦声像索命曲,听得人头皮发麻。
招娣爸的脸瞬间失去所有血色,瘫回椅子上。
我合上材料,看向教育局的同志:这个案例就差最后一组庭审实录,就能纳入最高法参考案例库了。
王主任这才抬起头,嘴唇动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这些,你早就料到了
我只做了证据留存。
我把材料递给警方代表:是他们自己把每一个环节,都变成了案例里的完美注脚。
招娣妈突然安静下来,直勾勾地盯着我: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我们
我笑了笑:放过当招娣在水桶里挣扎的时候,你们放过她了吗
警察拿出手铐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