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总双手背在身后,说道:这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军令状已经立下,
三个月后要是见不到满编的加强团,我就新账旧账一起算,让他李云龙吃不了兜着走!
其实即便三个月后李云龙真没带出加强团,老总也不会枪毙他。
毕竟老总心里也舍不得。
最多也就是让他去喂喂马或者当个伙夫。
虹新一团团部内。
挂断电话后,李云龙笑意吟吟地看着赵勋,说道:
赵勋,你小子真厉害,竟然预判到老总的问责!
我现在算是避免被撤职了,但这三个月时间,我上哪儿去弄五千人马呢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三个月内扩编五千人,这任务难度极大。
李云龙为此愁容满面。
赵勋却显得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地看向李云龙,说道:
团长,其实要想在三个月内把部队扩编成五千余人的加强团,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云龙赶忙问道:赵勋,你有什么好办法
赵勋答道:为了让咱们部队能够快速发展,我建议咱们应该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各自发展!
化整为零,分散发展。
赵勋这个想法源于《亮剑》的剧情。
因为按照《亮剑》的剧情,李云龙的独立团在遭受大扫荡重创后,就在赵家峪进行休整,
旗下部队就是采取化整为零、分散发展的方式。
于是,在敌后这片适合虹军发展壮大的土地上,
再加上李云龙本就是个擅长扩充部队、搞武器装备的能手,
部队分散到各地后,迎来了迅猛发展,
最终原本满编只有一千多人的独立团,发展到了下辖八个营、共计七千余人的规模。
这就是化整为零、分散发展的好处。
所以,如今要在三个月内发展出一个加强团,最佳的办法就是化整为零,分散发展。
李云龙听完赵勋的办法,琢磨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赵勋,你这脑子真好使,就按你说的办。
事不宜迟,时间紧迫。
第二天。
李云龙立刻把全团各营各部门集合起来。
经过仓云岭战役后,各营各部门都出现了编制不完整的情况。
排是由若干个班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
虹军采用三三制编制,一个连大约有120人左右,一个排大概有40人。
赵勋是一营一连一排的排长,但整个排现在只有20人,人员损失超过了一半。
李云龙的目光缓缓掠过在场的每位战士,沉声发问道:
弟兄们,你们可清楚我李云龙最赏识的是哪种动物
我最欣赏的是狼。
狼这物种不仅性情凶猛,而且极为狡黠,
尤其是狼群出没时,就算是山林中的老虎狮子见了,也得忌惮三分。
从今天起,我要让所有鬼子都清楚,往后他们要是撞上咱们虹新一团,
就如同遇上了一群野狼——一群能把敌人杀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的野狼。
在野狼的认知里,任何前来挑衅的对手都是猎物,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的腹中食。
所以咱们要做‘野狼团’,每次遭遇鬼子,就得啃他们的肉、嚼碎他们的骨头。
狼行千里始终食肉,狗走千里只能食秽,道理就这么直白。
仓云岭那一仗,咱们虹新一团损失惨重,各营连都有不小的伤亡。
为了尽快恢复编制、壮大队伍,我决定全团以排为作战单位,化整为零,各自去拓展力量!
而且我已经向老总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要把虹新一团扩编成五千多人的加强团,所以你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扩充兵力!
这时张大彪开口询问:团长,化整为零各自发展具体是啥意思
李云龙回应道:很简单,就是你们以排为单位,各自去扩充队伍,解决兵员、武器、军饷粮草这些问题。
这三个月内,所有战斗行动都无需向团部请示,缴获的战利品也不用上缴,全由你们自行处置。
三营长王怀保又问:团长,要是有的排只剩几个人,还能按排为单位行动吗
李云龙说:这次化整为零,原则上以排为单位,但各营连也能自行组合起来作战。
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三个月内,每个营必须扩充到两千人左右!
虹新一团目前下辖三个营。
一个营两千人,三个营就能扩充到六千人,这样就足以组成五千多人的加强团了。
大家记住,咱们每个从虹新一团走出去的战士,都要成为剑客,遇到敌人就要敢于亮剑!
啥是亮剑精神
就是古代的剑客们,每次与对手狭路相逢时,
不管对方多强悍,哪怕对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
即便明知自己不敌,也要敢于拔出宝剑。
就算倒在对手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都听明白了吗出去自由发展时,可别给我李云龙丢脸!
是!
在场众人齐声应答。
亮剑精神!
这是虹新一团的灵魂!
一支部队若没了灵魂,就没了战斗力。
简短的会议结束后,赵勋便带领一排的二十名战士出发了。
按照李云龙布置的任务,一个营要发展到两千人。
一个营有三个连。
那么一个连的目标就是七百多人。
一个连有三个排。
一个排的目标就是两百多人。
也就是说,赵勋带领一排的二十名战士,只要人数翻倍,就算完成任务。
但这并非赵勋的发展计划。
他打算在这三个月里,以最快速度扩充一排,能扩多少就扩多少,
要打造出最强的抗日队伍,而不仅限于这两百多人的目标。
从李家峪出发后,赵勋率军向东行进。
到了中午,部队仍在山道中前进。
突然,
砰砰砰......
一阵断断续续的枪声传来。
听到枪声,赵勋和全排战士立刻保持警惕。
虽然此刻一排只有二十人,但他们都是经历过仓云岭战役的老兵,战斗素养和战斗力都极高。
排长,前面有枪声!
赵勋下令:走,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