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科幻小说 > 氤氲散尽人无踪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后,温景然带宋攸宁搬离,去了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地方。
宋攸宁站在山坡上,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在风中摇曳,金色的波浪一直延伸到天际。
这是她母亲的故乡,一个她只在童年照片里见过的小镇。
母亲去世前常说,这里的夏天,连风都是暖的。
温景然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顶草帽,轻轻戴在她头上:太晒了,遮一下吧。
她回头,透过草帽的缝隙看他,他总是这么照顾着她,事无巨细。
他的眼睛很亮,像是盛满了整个夏天的阳光。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她问。
你之前喝醉时无意中提到的。
他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巾,上面是她酒后歪歪扭扭画的简易地图。
你说,想带最重要的人来看看。
宋攸宁怔住,她完全不记得自己画过这个。
温景然却已经向前走去,他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像一片温柔的帆。
他回头伸手,快来,带你去个地方。
花海深处有一座小木屋,门廊上挂着一串风铃,叮咚作响。
宋攸宁站在门前,突然红了眼眶,风铃的样式,和她母亲当年做的一模一样。
我问了镇上的老人,他们说这是你母亲生前最爱的设计。
温景然轻声解释,我找了三个月,才找到会做这种铃铛的匠人。
她伸手触碰风铃,胸口起伏,心中泛起酸涩。
温景然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直到她平复情绪。
攸宁。
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我查过资料,这里的日落是全世界最美的。
她抬头,看见夕阳正缓缓沉入花海,金色的光芒为一切镀上温暖的轮廓。
温景然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没有华丽的告白,只是简单地开口。
我想成为那个,每天陪你看日落的人。
盒子里是一枚素戒,内侧刻着一行小字:【如你所需,如我所愿。】
宋攸宁望着他紧张到发白的指节,突然想起这半年来。
他记得她所有忌口,会在她熬夜画图时默默煮一碗面;她做噩梦惊醒时,总能看到床头柜上温着的热牛奶;就连现在,他告白时都是如此小心谨慎,留有余地。
原来被爱是这样的。
不是轰轰烈烈的牺牲,而是细水长流的珍惜。
好,我答应你……她点头,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
温景然的手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指尖的温度比夕阳更暖。
他眼眶湿润,深深看着她的眼睛,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俯身吻了她。
而她笑起来,抱着他的脖子回吻。
回程的车上,宋攸宁翻看相机里的照片。
有一张是温景然蹲在花田里,笨拙地向老农请教向日葵的种植技巧。
他昂贵的衬衫沾了泥,却笑得像个孩子。
她突然想起什么:你为了筹备今天的惊喜,准备了很久吧。
温景然耳尖泛红,没有说话,宋攸宁笑出声来,阳光透过车窗,在她无名指的戒指上散发炫目的光芒。
自从和温景然在一起后,宋攸宁终于明白了爱情该是什么样的。
她的作品不再晦暗,而是第一次出现了明亮的色彩。
画面中的积极元素都在意味着她的心理创伤得到了愈合。
一个月后,宋攸宁的新作横扫国际设计大奖。
评审团的评语是:罕见的温暖与力量并存,仿佛能治愈所有伤痕。
没人知道,作品中央那柄倾斜的伞,原型是温景然总往她那边偏的黑色雨伞;那片金色花海,取材自他们定情的山坡;而画作角落不起眼的风铃,正是她母亲最爱的样式。
领奖台上,记者问她灵感来源。
宋攸宁望向观众席,温景然正偷偷对她比口型告诉她别紧张。
她对着话筒,莞尔一笑:有人教会我,真正的爱是被珍惜,而不应该是被伤害后的弥补,我想正因如此,我的作品才会渐渐变得明亮。
与此同时,非洲某医疗站。
贺临渊放下报纸,头条正是宋攸宁领奖的照片。
他摸了摸胸口口袋里没能送出去的戒指,轻轻摩挲着。
窗外,孩子们嬉笑着跑过,喊他医生。
他笑着将孩子们抱起来,阳光很好,晒得人眼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