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大学经管学院的梧桐大道在秋晨里染上金黄,微凉的风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行色匆匆的学生脚边。苏祈裹了裹米白色的薄呢风衣,肩上的托特包沉甸甸的,里面塞着厚重的《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精装本和笔记本电脑。她步履轻快却目标明确,鞋跟敲在石板路上,发出利落的声响。七点刚过,通往主教学楼“经世楼”的路上已有不少身影,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对晨课的低声讨论。
推开阶梯教室厚重的门,苏祈径直走向第三排正中央——这个位置能清晰看到讲台上教授的板书和PPT,也能完美捕捉到案例分析时小组讨论的动态。放下包,拿出保温杯抿了口温水,她迅速翻开《公司金融》,目光沉入复杂的资本预算决策模型里,周遭关于昨晚球赛或新开奶茶店的闲聊声瞬间被屏蔽在专注的屏障之外。
“苏祈!早!”带着雀跃的声音伴随着一股清甜的橙花香飘来。室友林薇挨着她坐下,递过来一个纸杯,“喏,帮你带的拿铁,双份浓缩提神!”
苏祈从书本里抬起头,清冷的眉眼柔和了些许:“谢谢薇薇。”她接过温热的咖啡,指尖的暖意驱散了秋晨的微寒,“昨晚那个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实证分析报告,你搞定了?”
“别提了,”林薇夸张地叹了口气,吸溜着自己的豆浆,“差点被那些beta系数和回归残差搞疯!熬到凌晨一点才勉强交差。哪像你,肯定又是早早搞定,说不定还优化了模型参数。”她看着苏祈摊开的书上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笔记,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羡慕。
“只是习惯了提前规划。”苏祈的声音很平静,抿了一口咖啡。这种习惯,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从很多年前那个在她人生最灰暗时刻伸出手、替她撑起一片安稳天空的少年身上刻下的烙印。她放下杯子,将思绪拉回眼前的折现现金流分析。
讲台上,西装革履、精神矍铄的教授已经开始讲解企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测算与价值评估陷阱。苏祈立刻进入状态,摊开专业笔记本,笔尖在纸页上快速移动,记录着关键公式、估值方法和教授强调的实战案例要点。她的思维高速运转,将理论与模型框架迅速整合吸收,偶尔在复杂的计算步骤旁用红笔标注出易错点。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落在她专注的侧脸和微微蹙起的眉间,勾勒出一种冷静而锐利的轮廓。林薇瞄了一眼那堪比教科书的笔记,再次在心里膜拜了一下学霸室友。
下午的金融实验室,气氛与清晨的教室截然不同。巨大的曲面屏幕上滚动着实时模拟的全球主要股指和外汇行情,空气里是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和咖啡因混合的味道。苏祈坐在一台三连屏电脑前,屏幕上分别显示着复杂的K线图、不断跳动的财务数据流和一个正在运行的量化策略回测界面。
她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取着历史数据,快速修改着策略参数,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回测报告里的夏普比率、最大回撤和盈亏比。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图表是她最熟悉的语言。她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在手边的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什么,完全沉浸在那个由数字、概率和风险构建的世界里。
“苏祈”负责指导金融模拟实践的陈教授走到她身后,看着屏幕上运行流畅的策略和详实的分析报告,眼中露出赞赏,“你这个基于机器学习因子挖掘的配对交易策略,回测结果相当不错,逻辑也很清晰,特别是对交易成本和滑点的处理很细致。”
苏祈暂停了回测,微微侧身:“陈老师。”她的声音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依然清晰。
“嗯,”陈教授推了推眼镜,“你上周提交的那个关于‘特定宏观经济事件冲击下,不同行业板块联动性与对冲策略有效性研究’的课题构想,我仔细看了。选题很有现实意义,方法论也很前沿,结合了你擅长的量化分析和基本面逻辑。”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期许:“虽然你才大三,但建模能力和市场敏感度都远超同侪。有没有兴趣把这个课题深入做下去?可以作为你的学年重点研究项目,甚至考虑冲击一下‘经世杯’学术竞赛。我的课题组正好需要这样有潜力的苗子。”
苏祈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收紧,心跳漏了一拍。陈教授是金融工程领域的权威,“经世杯”更是全国顶尖的金融学术竞赛。能进入陈教授的课题组并获得他的亲自指导,是无数经管学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她迎上教授的目光,声音沉稳而坚定:“陈老师,我非常感兴趣!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好,”陈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回头我把相关资料和往届优秀课题发你邮箱。好好准备,下周我们课题组有个例会,你可以来听听。”
“我会全力以赴的。”苏祈郑重地点头,胸腔里涌动着被认可的暖流和跃跃欲试的兴奋,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名为野心的涟漪。
傍晚,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外,夕阳熔金,将天空和远处城市的轮廓染成温暖的橘红。苏祈坐在靠窗的固定座位,面前摊开着《金融衍生品》和几本摊开的《Journal
of
Finance》论文打印稿。她正专注于一个复杂的利率互换(IRS)定价案例,草稿纸上布满了演算过程和Black-Scholes模型的变形公式。
手机屏幕无声地亮起,微信提示跳出,备注是“沈砚”。
沈砚:
在哪儿
苏祈:
图书馆
沈砚:
晚饭
苏祈:
待会儿和室友去食堂吃
沈砚:
嗯
冰箱里有张姨包的鲜虾云吞
周末回来自己煮
别放太久
苏祈:
知道了
指尖在屏幕上方悬停片刻,她终究还是敲下几个字。
苏祈:
你…应酬别喝太多
几乎是立刻,一个简洁的回复跳了出来。
沈砚:
嗯
对话戛然而止,如同他雷厉风行的作风。苏祈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手机边缘。心底深处,仿佛被这极其平常的回复轻轻叩击了一下,那扇被精密计算和理性逻辑层层包裹的心门,似乎松动了一丝缝隙,透进一缕难以言喻的、带着暖意的微光。她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目光重新聚焦于眼前复杂的金融模型,试图将那点莫名的悸动重新纳入理智的轨道。窗外,暮色四合,华灯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