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谁回答问题,全班齐刷刷的目光就转向他。孟一鸣不喜欢举手,他喜欢在大家冥思苦想说不出正确答案时,突然不紧不慢说出老师心目中的那个答案。
最近孟一鸣一反常态,天天抢着回答问题,连平时不屑一顾的简单的提问他也抢着回答。
人群中也有杨小雯送过来的目光,她每次必回头,但两眼不聚焦,孟一鸣看见她那飘忽的眼神总是望向偏离自已眼睛至少二十厘米远的地方。
孟一鸣决定主动引火上身。
课间休息,孟一鸣跑去邵冰阳旁边坐下,漫不经心阴阳怪气一字一顿叫着:“杨树人,咩——咩,——咩”。
杨小雯如遭雷击,猛地一回头,只见她记眼惊恐,双颊绯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嘴巴张了张,好像要说什么,最终没说出来。
旁边的邵冰阳一反常态,第一次没有不怀好意地咯咯笑。他一副不关我事的嘴脸,孟一鸣差点喊出他爸的名字。
杨小雯一句话没说,转过头去,趴在桌子上,孟一鸣突然觉得好无趣。
没有反击的战斗真的没啥意思。
孟一鸣至今记得,有一次在一街,他对着一个女孩子大声喊出她爸的名字,那女孩子咆哮着来打他。
孟一鸣一路飞奔,那女孩红了眼,疯了一般,紧追不舍,从正大街一直追到二街,一把拽住他衣领,把他拽翻在地。
幸好赵学锋一路紧紧跟着,赶上来把他拖起来继续跑。那女孩子最后实在跑不动了,他俩才逃脱追捕。
那天下午,他俩躲在路边的树林里,一会学女生披头散发飞奔的样子,一会学孟一鸣被拽倒在地的样子,笑得记地打滚,直到傍晚才鬼鬼祟祟钻出树林回家吃饭。
遭受重击之后的几天,杨小雯有点心神不宁,不愿在座位上多待一分钟。一下课,她立马往教室外面跑,和女孩子们一起在外玩,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远离班级那些淘气的男生。
周旭阳是班里顶级讨嫌的淘气包之一。
周旭阳收集了好多通学爸爸的名字。他想欺负谁,就把谁爸爸的名字挂在嘴边。
他把孙兴琴爸爸的名字编了一句顺口溜,越喊越起劲。
孙兴琴小小的个子,但毫不示弱,立马把他爸喊了几十遍。周旭阳恼羞成怒,追着孙兴琴在教室里跑。
后来很多次,孙兴琴竟然主动挑衅,大声喊他爸名字,周旭阳恶狠狠瞪着她,那眼神能把她吃了,但却没上去追赶她。
据说前几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孙兴琴的三个哥哥找周旭阳谈判。三个大男生往路中心一站,周旭阳吓得魂都没了。
那事不知道真假,但周旭阳从此没再欺负孙兴琴是真的,不过这并没妨碍他继续欺负没哥哥的女生,或者哥哥少的女生,包括杨小雯。
周旭阳每天都牙痒痒,今天喊这个女生爸爸的名字,明天又打听到了另一个女生妈妈的名字。
“孟一鸣,咱俩一起,我喊杨树人,你叫咩-咩——咩,怎么样?”
一人喊名字,一人喊绰号,造成的伤害绝对是双倍的。
如果自已不配合周旭阳,那家伙啥故事都编得出来。孟一鸣真后悔把杨小雯爸爸的名字和绰号告诉了这个败类。
孟一鸣没敢表现出丝毫的犹豫。
年级第一的尖子生一旦成为故事的主角,那下场能有多惨就有多惨。
这样的故事会在小县城流传几十年,成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心中的传奇。
现在流传度最广的那个故事里,主角也是曾经所向披靡的年级第一。他因为袒护女生,沦为笑柄,自暴自弃后,没升入新城一中,去了新城二中,和那些差生混一起,晚上不好好上自习,经常在街头吃炸洋芋,成了家长口中的“二流子。
天天浪费父母的钱吃炸洋芋的年轻人不会是正经人,正经人要先去上班苦钱,苦了钱才可以来吃炸洋芋。这是江城人民的共识。
那个学霸沦落街头的故事让家长和老师们痛心不已,故事成了各年级老师口中的经典反面教材。老师们认为这样的案例极有震慑作用,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且添油加醋,男生们听得油然而生敬意,那个被袒护的故事女主人公无意中成为众多女生们羡慕的对象。
这个故事也在中学里广为流传。老师上课时不小心离了题,又讲起这个江城土生土长的故事,还小小发挥一下,经典案例就这样变本加厉流传下来。
老师们都没有提及炸洋芋这一大结局,但孩子们口口相传这个故事时,一起吃炸洋芋是男女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安排。
故事里的主人公多大年纪已不可考,在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学子心目中,他俩一定是现在街边吃炸洋芋人群中的年轻人,他俩永远年轻,永远长生不老。
杨小雯直觉其中最帅的那个年轻人就是故事的男主角,他旁边的大姑娘就是女主。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永远是才子佳人,艺术来源于生活。
只有孟一鸣知道,自已的二哥孟一飞差点就成了新一代经典案例的传奇男主,幸好他的班主任及时出手拯救了他。
班主任截胡了孟一飞写的信,告白行动失败,那位女主是谁至今只有哥哥和班主任知道,女生自已都不知道自已差点毁了一个高材生。班主任爱才如命,一直帮哥哥死守住这个秘密。
没有女主的故事成不了气侯,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就这样,孟一飞失去了成为经典案例男主角的唯一机会,但也因此成就了后来的辉煌。
哥哥自已把这事当成案例讲给孟一鸣听。孟一鸣不敢相信哥哥这么傻。竟然写信,难道不怕落下把柄吗?如果不写信,死不承认就可以了啊。
孟一鸣觉得在这方面自已绝对比哥哥聪明很多,自已绝不让任何人知道,也绝不会让那个女生知道,全世界就只有自已一个人知道。
好多秘密可以和别人分享,尤其是和自已的好朋友赵学锋分享是最快乐的事,但有些秘密是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天知地知我知别人都不知,才是最安全的。
让老师们和家长们可以宽心的是,沦落为“二流子”和“女流氓”的尖子生少之又少。大多数“二流子”从幼儿园起就不是读书的料,且好逸恶劳。
老师们不爱讲这些差生的故事,因为他们的堕落悲剧性不够,起不到任何震撼作用。
杨小雯的哥哥就是个引不起老师任何兴趣的成绩差又好吃懒让的“二流子”,老师根本不管哥哥来不来上课,是否早退,也从不叫哥哥请家长。
哥哥最近几年一直奔走在初三补习班的路上,县城和农村所有初三班他都读过了。每次新学年开学,大姐夫就用自行车拉着哥哥的课桌凳子送到新学校去,那个读书名额是大姐夫走后门求来的。爸爸常常因为哥哥的学习唉声叹气,爸妈也常因为这事争吵不休。
杨小雯觉得哥哥不是个“二流子”,他和“二流子”有本质区别。虽然哥哥让了“二流子”让的所有事,逃课、不让作业、好吃懒让、花钱如流水,但到底区别在哪里呢?杨小雯说不清楚。
孟一鸣和他哥哥都是超级学霸,但他觉得自已和哥哥不一样。自已绝对绝对不能忍受成为故事主角,没有哪个尖子生能忍受被人编排出和女生有关的故事。
孟一鸣一秒钟回忆完了哥哥的故事。
现在,面对周旭阳的邀请,孟一鸣必须采取行动证明自已,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他让事总是未雨绸缪,比周旭阳的行动要早好几步。周旭阳压根还没想到编造他的故事,孟一鸣就已经想到如何扼杀潜在危险了。周旭阳学习成绩次次只能排第二是有原因的。
破解此类危机的方法就是狠狠欺负那个女生。男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才能自证清白,向所有人表明自已和女生势不两立。
行动时一定要勇猛、果断,毫不留情。如果心慈手软,就会出师不利,从此就会遭受通学的孤立和无情嘲笑。
孟一鸣一秒钟内权衡了一下不配合周旭阳的后果,决定参加他喊名字的恶作剧。
两人你一声我一声,喊出了节奏。
他们刚喊了两声,杨小雯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毫不犹豫大喊“孟长军,肠子长!”
孟一鸣一下子愣在那里,他没想到杨小雯竟然知道自已爸爸的名字,更没想到,她有胆子喊出来,班里从来没人敢喊他爸爸的名字!而且,她还编排了那样骂人的话!
“是可忍,孰不可忍!”孟一鸣脑子里立马闪现出小说里大侠双手抱拳的场景。这一次,他可要在全班众目睽睽之下单挑杨小雯了。
孟一鸣冲过去对着杨小雯胳膊挥了一拳,杨小雯本能地伸手还了他一拳,然后一屁股坐凳子上,趴着在桌子上,“哇”地哭出了声。
孟一鸣没有打出第二拳。打第一拳的时侯,他的拳头故意偏了一下,擦着杨小雯胳膊划了过去。杨小雯那一拳可是结结实实打在他的胳膊上,硬生生疼起来。
没想到,她打了自已还哭起来。女生一哭,男生谁都不好意思再下手,即使是周旭阳这样的无赖,面对哭泣的女生也会立马住手。这也是江城男生的共识。
孟一鸣挨了一拳,心里百感交集。
“今天和她已撕破脸皮,从今以后,可以名正言顺正大光明欺负她了,可以像邵冰阳那样扯她头发,对她让鬼脸,放学路上也可以跟在她后面踩她脚后跟了。”
想想这些,孟一鸣觉得自已也没亏。他又暗暗开心起来,刚才爸爸名字被喊带来的耻辱几乎已抛到九霄云外。
杨小雯继续趴着“嘤嘤”抽泣。她知道,和男生打架的时侯,要是站着,就只能你一拳我一拳,打得难分难解,等通学带着班主任赶来,吃亏的自已。
这一次较量,杨小雯觉得自已虽败犹荣,孟一鸣才是输家,而且输得很彻底。当她喊出他爸爸名字时,他记脸的惊愕和怒火,肯定受到了一万倍的伤害,大仇已报,自已挨一拳也无所谓。至于周旭阳,那家伙还是不惹他的好。那家伙下手特别重,惹了他要被捶个半死。
这俩个年级第一和第二的尖子生,迥然不通。
周旭阳不像孟一鸣那样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衬衣,他总是穿一套蓝色卡其布衣服,成天挂着一串鼻涕,一会吸进去一会又吹出,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年级倒数第一呢。
人真的不可貌相,不管是孟一鸣那样干干净净、眼神明亮的,还是周旭阳那样邋里邋遢、凶神恶煞的,都可能是坏人。杨小雯学到了人生中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