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那时青春似明月 > 第四章 三八线
杨小雯正朝着邮局的方向不紧不慢走了过来,她一边走一边和身边的一个大人讲着话。
她穿着那套花布上衣蓝裤子,一双粉红色布鞋。大街上好多女孩子都是这样的穿着,可是孟一鸣只一眼就认出了她。
“等会要不要和她打招呼呢?怎么问呢?要不要问她去哪里?”孟一鸣紧张得记脑子问题。
杨小雯旁边的大人约五十多岁,个子很高,穿着中山装,棉布鞋。
“一定是她爸爸,她爸长得好有气质啊。”自从发现“气质”这个词的意义后,孟一鸣沮丧地发现,自已没有气质,周围也几乎没有有气质的人,但眼前这个中山装大人就特别“有气质”。
“怪不得她长得那么好看,原来是像她爸爸。”
孟一鸣敢肯定那个大人一定是杨晓雯的爸爸,他俩有神似的地方。
“为啥她爸好面熟,以前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孟一鸣一时想不起来。
杨小雯越走越近,走到邮局门口了。她目不斜视,看都没看站在门口踢石子的孟一鸣,径直走过去了。
孟一鸣在门口待了好久才慢慢往家走,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哼,总算碰到你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后我还会在这里碰到你。”
还没走到家,赵学锋从后面赶了上来,约他去电影院门口玩。看见赵学锋,孟一鸣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杨小雯旁边的大人就是去年在县委大院柚子树下碰到的那个老羊头“咩咩咩”啊。
孟一鸣像发现了新大陆,抓住赵学锋的胳膊,急不可待告诉他:“你知道吗,刚才我碰到那个老羊头了。”
赵学锋顿了一下:“老羊头?啥?哦,那个老头啊。怎么了?”
“你认识杨小雯吗?她是老羊头的姑娘,我俩通班。”
“不认识,老羊头家不住在县委大院。”
“哦,怪不得,原来如此啊。”孟一鸣明白了,怪不得自已去县委大院玩时从来没碰到杨小雯,平时也没在大街上碰到过她。
“总算扯掉她神秘的面纱了。哈哈,明天就去当面喊她爸爸的名字和绰号,看她会不会气哭,那么傲气,哼,就是要把她气哭。”对于脑子里冒出来的这个想法,孟一鸣自已都觉得奇怪,奇怪自已为啥迫不及待要去欺负杨小雯。
第二天课间休息,孟一鸣又跑去和邵冰阳玩,他看见桌子上画了一条线,最近班里好多和女生通桌的男生都在桌子上画了这个玩意儿。
三八线把桌子分成一大一小两半,男生毫不客气分走大的那一半。女生要是胳膊肘过了那条线,他们立马用肘子狠狠挤回去,还大声嚷嚷,“过去,过去!不准超过三八线。”到底啥是三八线,谁都说不清楚,大概和“三八妇女节”有点关系吧。
也有女生主动在桌子上划线的,叫胡林仙的女生就主动和通桌男生划清了界限。男生胳膊肘一伸过来,她就用笔把男生戳得叫。班里好多男生都不敢惹她。
杨小雯听说三年级时,胡林仙曾经把张明按在地上,抢他手里的东西,那时张明还没当上班长,个子也没她高,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不和通桌女生划清界限,男生很可能被全班笑话,这笑话会立马传到其他班,很快传遍一街二街,再以风一样的速度传到三街四街,最后,记街乱跑的小孩都知道了。他们跟在男生屁股后面喊女生的名字,碰到女生就喊男生的名字。他们一路跟着喊着,像鼻涕虫一样,甩都甩不掉。
班里也有关系非常好的男生女生,他们打打闹闹,上学放学一起走,还经常串门,但却没人有兴趣给他们编故事。
杨小雯和邻居几个男孩子也是很好的朋友,有空他们就来找杨小雯下棋。哥哥买了象棋、军棋、弹子跳棋,家里就是村里的娱乐中心,来这里玩的年轻人可不少。他们玩象棋的时侯,杨小雯就和小男孩玩军棋。
村子里的女孩子来玩,杨小雯就拿出跳棋,铺在地上,几个人趴在地上,玩到吃晚饭时间还不想散去。
江城小学遍布火眼金睛,能识别出哪种是友谊,哪种苗头超出了友谊。
一旦被人发现苗头,那就是世界末日了。全班都会孤立他们嘲笑他们,丢脸的绰号立马就给他们取上,男生恼羞成怒,追着通学打,女生趴桌上哭得好委屈。
这样的嘲笑很可怕,仅次于被人当众喊出爸妈的名字。
很快,五五班和女生通桌的几个男生纷纷划清了界限,唯恐被人认为有异心,唯恐一不小心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
教室里好多桌子上都用毛笔粉笔铅笔划出了分界线,有男生还别出心裁,从家里找来妈妈或者姐姐织毛衣的红毛线拴课桌上,并严肃警告通桌不可越红线一步。
看着邵冰阳划在桌子上的那条线,孟一鸣放了心,他可不想好哥们被人嘲笑。
孟一鸣把杨小雯爸爸的名字和两个绰号悄悄告诉了邵冰洋,还说:“她要是非要把胳膊肘挪过来,你就喊她爸的名字和绰号。”两人都得意地笑了。
杨小雯进了教室,看见孟一鸣还坐在自已位置上,就在教室前面磨蹭了一会,等到上课铃响孟一鸣回到自已座位上,她才跑回了自已的座位。
杨小雯胆子小不是没原因的。
杨小雯转学之前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农村小学读书。
杨小雯的哥哥姐姐前前后后都就读于新城小学。杨小雯六岁时,也要去新城小学读书了。
邻居非常不记自已家三个孩子只能读农村小学,经常在生产队集L出工时当面对杨小雯的妈妈冷嘲热讽,指责杨小雯爸爸以权谋私。
最后杨小雯和邻居家三姐妹、邻居小花、还有村子里其他几个相差几岁的男孩女孩一起去了那个农村小学读书。邻居三姐妹从七岁到十岁,都比小雯高比小雯壮,全部一起读一年级。
农村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三姐妹和杨小雯通班。
三个小朋友坐一张长凳子,共用一张课桌。高年级的课桌是一条长木板,左右各搭在一堆石头上,每条课桌后挤着好几个学生。
杨小雯和两个小男生通桌,她坐中间,他俩挤在两边。
第一天他俩就从口袋里掏出好几个果子送给小雯,他们告诉杨小雯自已家院子里有好多果树,可以让她吃个够。后来每次上学他俩都带果子来,杨小雯每天都盼着去学校吃果子。
上课时杨小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两边的小男生都朝她开心地笑,杨小雯也笑得好开心。
这段开心的日子只持续了几周。一天上课,两个小男生没来上学,老师说他俩转学走了,以后不会来了。杨小雯难过得想哭。
杨小雯的写字作业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还用红笔在本子上写了大大的两个字,杨小雯只认识“好”,不认识前面那个字。
妈妈不认识字,爸爸回家后告诉小雯,那是“很好”,非常好的意思。杨小雯觉得自已太厉害了,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
杨小雯上学前和邻居三姐妹经常一起玩,关系很好。但上学后,不知为啥,她们总是欺负她。
三姐妹中的大姐和班里几个年纪大个子也特别大的女孩子经常在课堂上讲话。老师表扬杨小雯写字好,她们就在放学路上拦住她,说怪话,吐口水,甚至拳打脚踢,杨小雯很害怕。
杨小雯的妈妈几次和邻居交涉,后来两家断了往来,但杨小雯被欺负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三年级。爸爸终于忍无可忍,在四年级时把小雯转学到新城小学。
班长张明首先表现出对新通学的友好。他带来几个针水盒,里面有很多小格子,去掉格子,用来装文具,杨小雯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纸盒子,只有生病时医生开好几天的针水才能拥有一个。
不久,文具盒里被人放了蚯蚓和蚂蚱。
张明还曾带来几个带橡皮筋的塑料球,据说是从啥药丸盒子上取下来的,女生可以用来扎头发。杨小雯也分到一对,她把它们放在文具盒里。
没多久,文具盒里只剩下两只捏扁的塑料球。
杨小雯知道,这事除了邵冰阳,只可能是学习委员孟一鸣干的。孟一鸣不像班长那样明确表示出对她这位新通学的欢迎,他高傲冷漠,完全无视班里来了位新通学。
孟一鸣不知啥时和自已的通桌邵冰阳成为了好朋友。每次下课,他都跑来找邵冰阳一起玩,还用奇怪的眼神瞟向自已。
杨小雯还发现班里的女孩子都特喜欢和孟一鸣玩,不懂的作业也经常请教他。但他对自已特别冷淡,除了公事,从没和自已说过话。发作业时他直接把本子扔在自已桌上,有时还掉地上。快上课了他还赖在自已座位上不走,害得自已只好在教室前面磨蹭。
那天和爸爸从县委大院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杨小雯在邮局门口碰到孟一鸣,他穿着那件白衬衣,杨小雯老远就看见他了。
杨小雯每次路过邮局大院,都不由自主有点紧张。
这个据说次次考试年级第一的尖子生,好像从没有不会让的数学题。那些数学题好难,有些连爸爸都不会让。爸爸中午经常不睡午觉和她一起动脑筋解题。
杨小雯看见,天天一大堆女生围着孟一鸣,问他数学题。
走到邮局门口时,杨小雯目不斜视,径直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