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们的呼吸,都不由得粗重了几分。
他们是官兵不假,但在这灾荒年,他们也同样吃不饱肚子!
军中的伙食,同样是稀粥清汤,能见到的油腥,比他们脸上的泥垢还少。
那武官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死死地盯着陈默,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路
他不仅不怕自己,反而还敢当着自己的面,用粮食来收买自己的手下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
又是何等的,有恃无恐!
你......这是在贿赂朝廷官兵吗
武官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疑。
军爷说笑了。
陈默笑了,那笑声,透过黑布,显得有些沉闷,却充满了自信,我只是心疼诸位军爷辛苦,想尽一份地主之谊罢了。毕竟,大家都是为了那十两银子的赏钱而来,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去办这趟差事吧
他这句话,说得极有水平。
既点明了对方的来意,又将贿赂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说成了体恤和犒劳,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那武官死死地盯着陈默,脑子里飞速地运转着。
张家婆娘给的好处,不过三两银子。
让他出兵的真正动力,是县衙那十两白银的悬赏。
可如今看来,眼前这个叫陈默的少年,邪门得很。
他不仅手段狠辣,心思缜密,最关键的是......
他好像,很有钱!
能随随便便就调动这么多粮食,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村夫能办到的。
为了区区十两银子,去得罪一个这样神秘莫测,又手段狠辣的对手,真的值得吗
就在他犹豫之际,陈默又抛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筹码。
军爷。
陈默从怀中,摸出了那个装着银钱的布袋。
他没有打开,只是在手中掂了掂,然后缓步上前,走到了那武官的马前。
他抬头,看着那武官,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只有两人能听到的语气说道:军爷,我知道,您是奉命而来。那张通缉令,说到底,不过是有人花了钱,买了我一条命而已。
既然是买卖,那就能谈。
通缉令上说,抓我,赏银十两。这笔钱,我出了。我再额外拿出十两,凑个整数,二十两。算是孝敬军爷您,和您手下这三十多号兄弟的茶水钱、辛苦钱。
我不要您为我做什么,只需要您,将那张海捕文书的罪名,从‘恶性伤人’,改成‘乡里斗殴,失手伤人’。然后,秉公办理,就说......就说贼人陈默,畏罪潜逃,不知所踪。
您带着兄弟们,白得二十两银子,还能带些粮食回去交差。而我,也只是花钱消灾。这笔买卖,对你我而言,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轰!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那武官的心上!
二十两!
足足二十两白银!
他当一辈子兵,也未必能攒下这么多钱!
眼前这个少年,竟然就这么风轻云淡地,拿了出来,只为改动通缉令上的几个字!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乃至整个县衙,都小看了这个叫陈默的少年。
他哪里是什么反贼,分明是一条潜藏在乡野之中的过江猛龙!
武官的心脏,疯狂地跳动着。
他的眼中,贪婪与恐惧在激烈地交战。
陈默没有再逼他,只是静静地,将那个沉甸甸的钱袋,轻轻地,挂在了他的马鞍之上。
然后,退后两步,静待他的宣判。
许久之后,那武官,终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缓缓地,将马鞍上的钱袋,不动声色地,收进了自己的怀里。
然后,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身后那三十名官兵,和全村的百姓,朗声宣布道:咳咳!经本官查实,陈家村械斗一案,乃乡里纠纷,多有误会。报案人张王氏,夸大其词,谎报军情,意图构陷忠良,罪加一等!
来人!将那刁妇给我拿下!
他马鞭一指,指向了人群中,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瘫软如泥的张家婆娘。
随即,他看也不看陈默一眼,只是调转马头,对着所有人,威严地喝道:至于贼人陈默,早已闻风而逃!所有人,收队!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