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世民气笑了。
你懒政怠政,还成了朝廷的问题,好,好得很呐。
手中的剑已经举起来,今天不劈死叶尘,难消他心头之恨。
给多少钱办多少事,自古的道理。
本官正七品,三百亩职田加月奉三贯钱。
职田至今都没有落实到位,一个月只有三贯钱,你要我干多少事
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你觉得合适吗
一想到这事,叶尘就恼火。
在唐代,任何一个官员最要紧的收入就是职田收入,可以说80%的收入都源自于职田。
一个有职田的七品官,年收入最高能够到七百石米加俸银三十六贯,折合下来一年俸禄一百八十贯左右。
是不低。
但没有职田,年收入就三十六贯钱。
你正七品官,怎么会没有职田
李世民握剑的手顿在半空。
不是没有,是没给好处费,上面压着不给落实。
这事归京都府管,京都府尹也就是雍州牧秦王,真不咋地,堂堂皇子,竟然贪赃枉法。
要下面官员送好处,脸都不要了。
叶尘疯狂上眼药,让你隐藏身份。
京师长安位于雍州,京都府也就是雍州府,李世民兼任雍州牧,雍州最高长官。
雍州京师长安外的官员,都归京都府管。
算起来,李世民是他上司的上司。
李世民脸色铁青,一是被骂的,二是被气的。
新朝初创,居然就已经有人敢从中上下其手,克扣基层官员的待遇。
而且这账还算到他头上,他天天在外打仗,京都府的事他根本没怎么管好吧。
但这事他也推卸不了责任,因为他没怎么管,所以导致贪污横行。
查,回去必须严查到底。
还有,说我懒政怠政,自打我上任以来,这个地方的破案率和民望哪个不是噌噌地往上涨
我这后院最不缺的就是万民伞。
朝廷没有给本官俸禄落实到位,自己都没做好表率,凭什么要求本官废寝忘食
叶尘疯狂吐槽,指了指角落放着的一堆万民伞。
历朝历代,唐朝的裙带关系最为严重,大官不是士族出身就是关陇贵族出身。
而他不愿卑躬屈膝捧臭脚,自然混得不如意。
真是万民伞。
房玄龄走过去一看,震惊地看向叶尘,这狗官竟然能得万民伞
李世民收起剑,忙过去查看,足足十多把,货真价实的万民伞。
还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地方父母官能够这么受老百姓爱戴的。
伞面上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手印,每一把伞都代表着百姓最朴实的感激。
万民伞的分量非常重,不是靠权势能强求来的,而是要实打实的政绩和民心。
他以为的狗官,不仅不是狗官,还是个十足的好官
这些万民伞,当真都是百姓自愿送的
房玄龄实在有些不敢置信,一个小年轻,竟然能得百姓如此爱戴。
如此年轻,真能有如此本事
不然呢本官还能逼着百姓送
叶尘傲娇地瞥了一眼房玄龄,你没有吧羡慕吧
你一天就上四个时辰衙,百姓还能爱戴你
杜如晦也忍不住怀疑,一天就上四个时辰衙,没被百姓戳着脊梁骨骂就不错了。
所以我说这就是本事啊。
我一天上四个时辰衙,能解决三四十件案子,别人一天上六个时辰衙,只能解决十件案子。
上衙时间长不代表就有效率,上衙时间短还能把民生治理好,这才是本事。
叶尘自卖自夸起来。
不,是陈述事实。
系统奖励了一堆史书,有治国理政的,有案例分析,在那么多知识的熏陶下,他想不牛都不行啊。
喔你说把民生治理好,我倒想听听你都做出了什么政绩
杜如晦来了兴趣。
叶尘说得确实有道理,上衙时间长不代表效率就高。
就像是读书,一个夫子教出来的,有人高中,有人却没学进去多少。
鄠县每年上缴的税赋从来只多不少,且县衙府库仍有盈余。
百姓不说顿顿吃饱,但至少都饿不着,穿的衣服也都比其他县的干净得体得多。
叶尘自得道。
古代百姓过得真的惨,能有件完整的衣服穿就不错了。
而鄠县在他的治理下,简直可以称为世外桃源。
李世民几人细细一想,之前挤在县衙外那些百姓,穿着确实比其他县百姓干净得体得多。
所以,叶尘真没吹牛。
嘶,鄠县哪来那么多粮食和钱
李世民彻底对叶尘来了兴趣。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则人通,人通则财通。叶尘悠然道。
李世民想了想,鄠县的路好像确实比其他县平整好走很多。
但他还是不理解:那你哪来那么多钱修路
简单,鼓励商户开市,收取合理市税;组织百姓开荒,官府抽两成收益;再比如......
叶尘顿了顿,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把那些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乡绅地主抓起来,让他们‘自愿’捐钱修桥补路。
尉迟敬德瞪大了眼睛:这、这不是勒索吗!
什么勒索!
你不要乱讲话啊,小心我告你诽谤。
这叫劳动改造。
叶尘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好一个‘劳动改造’!
李世民听笑了,这真是个妙人呐。
原本的兴师问罪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欣赏。
虽有些离经叛道,但自古以来,哪一个大才没有怪异的癖好
这小子敢想敢干,还能干成,足以说明能力。
他手底下人才多的是,不过都太成熟稳重,缺了点冲劲。
总要有人敢为人先,打破局面,才能开创更大更宽广的天地,他想要的,很大,很多。
不过,单单这些,还不足以让他青睐叶尘,得上点难度。
而今大唐一统天下,朝廷人手不足,只能继续任用许多暴隋官吏,我听说这些官吏又搞暴隋那一套,霸占百姓土地。
你口口声声说你治下的鄠县如何如何好,不知可有百姓被霸占田地的情况发生啊
此行,他就是冲这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