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回到营中诸将,都累趴在了地上。
徐云麾下嫡系兄弟,现在就剩下三十多人。
剩下的这些人,可都是随他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彻底得到了蜕变,真正精锐中的精锐。
徐智回来一路上想了很久,终于在回营之后,忍不住将徐云拉到大帐之中。
徐智,有什么话,不能在外边说徐云好奇。
徐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忽而开口,云哥,你想不想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大业
徐云眉头紧锁,如何不想当今朝廷不可靠,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便说大周各地的诸侯,便有上百,且都有实权,天下大乱,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但凡胸怀大志者,都应在此乱世之中,立下不朽功勋,成就补休伟业啊!
大周国策,放权于地方诸侯,自理地方政事,让世家越做越大,从一开始,就注定着,百年之后,国家必定大乱。
嘶~
徐智本来还想教一教徐云的,可没想到,后者竟然懂得这样多。
竟是连未来天下局势的走向,都能看得如此清楚
不过,徐云带给他们的惊喜,实在太多了,当徐云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他竟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既如此,云哥......咱们不能再给李道效力了,如此下去,咱们迟早有一日,要被这狗东西害死,当务之急,是要有自己的地盘,建立自己的军事武装。徐智说话语气,变得越发急促起来。
你有什么好建议徐云其实心中早有打算。
但也不妨听听下边人的意见。
说实话,建立自己的武装势力,他不是没有想过,可一直以来,还没找到机会。
毕竟,现在的他,还没正式脱离李道的视线,而且!自己一旦跟着李道,回到燕郡,在后者的眼皮子底下做事,恐怕......会被后者死死压制。
今天晚上,也确实是他脱离李道的机会。
云哥,咱们今日,在外边大杀四方,杀退匈奴大军,此等功劳,便是与李道谈判的条件。
在下的建议是,舍弃所有功劳,换扶风县县令之职,此乃咱们发家之地,并且!北方又有无数难民,咱们甚至可以北上再建城池。
正如云哥先前所说的,民族大融合,在下想了很久,云哥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说实话,当时徐云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徐智其实是觉得,徐云异想天开,可之后,他日思夜想,才发现,徐云这个办法,无比高深,如果能实现思想上的大融合,他们就不止是单单的控制草原。
而是将北方各族,彻底的融入中原国家,等两三代之后,他们的心,就能归附了。
徐云抚摸着下巴,以所有功劳换取扶风县县令,这个法子......可行啊!
好了,先去休息吧!我心里边已有计较。
他不要营将军,不要任何功劳奖赏,而只单纯的要扶风县县令,李道一定会答应的。
对于整个燕郡来说,扶风县就是北方门户,烫手的山芋,那个将军敢来接替扶风县县令的位置。
他们一定会巴不得徐云,将扶风县的烂摊子接下的。
或许,这个时候的李道,也是这样想的。
夜幕降临。
李道派人前来,请徐云前往城府赴宴。
李道麾下,稍微有些名气的将军,几乎都来了。
这些家伙的脸皮,还真是挺厚的,白天的时候,还往死里坑害徐云,可到了晚上,这些个家伙,一个个前来敬酒。
在他们看来,徐云立了如此功劳,必然会再进一步。
说不定,未来的不久,徐云还可能代替宋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