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186章 进步太快

朱燮元团团转了一圈,寻到茶盏,连喝三盏香茶。再一屁股跌坐圈椅里,仰头闭目,心里细细算来。算来算去,当压不住内心惊喜,忍不住大喜过望。睁开眼,“夫人如何得知此事?妙哉!有夫人在,老夫无忧矣!”
朱大妇娇嗔地白了夫君一眼。
前半句的问,问得仓促了,表明朱大独裁还没有完全从惊恐造成的失智中完全缓过来。
李太虚,朱燮元同年中榜的进士,俩人还在翰林院做过几年的同僚,过往甚密。随着朱大人官越做越大,而李同年原地踏步,二人交往便疏远了。直到朱燮元驻扎武昌主政三省军政时偶尔念及同窗之谊,曾邀请李太虚来府上叙旧。李太虚妻子早亡,未续弦,独女李小晚十七岁了,与朱大妇年龄相仿。辈份不同的两个女儿家迅速成为闺蜜,无话不谈。朱大妇正是从李小晚儿口中得知这个赵英武的文章颇得其父赏识,师徒二人常有书信往来。
了然。但凡老丈人开口相求,做女婿的莫敢不从。坐师之恩大于天,只要李太虚肯开口,赵英武必须赤膊上阵帮忙。夫近身,捧住妇的脸,赏了个深情的湿吻:“谢夫人救命之恩。”
去到彭家,朱大妇化身陈小妹。陈小妹是裹了小脚的,但为了自家性命饶是豁出去了,一趟趟把彭家的门槛都要踩烂,金银珠宝送出去毫不手软。彭家好说,这一路捷报频传。但那一路却屡屡受挫,李太虚似乎不太买账,躲着不见人,朱燮元连续扑空5次。
李家清贫,住在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一进的农家小院。,有了乡试的成功经验,阿三头在平静中等待春闱开考,在平静中逐渐适应着连续作弊的恬不知耻。又在焦虑不安中等待施州解围,在焦虑不安中逐渐适应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
他的日子不好过!尽管隔上一段时间会有通过秘密渠道送出的家信报平安,只是,两信相隔之时的等待与盼望,让人寝食难安。
穿越众和老赵倒是多虑了,湖广官军对施州的敌意丝毫不曾波及到赵英武,他没有被剥夺功名,意味着仍然可以安心做他的考生。
北京的备考生活并不寂寞,赵公子的房间常宾客盈门,有过来表示慰问抗议官军好歹不分的;有过来托他购买梁山土特产的;更多的是奉上重金托他待梁山解围之后介绍路子去就医的;也有官府和锦衣卫上门来软硬兼施让他为朝廷献上梁山快枪锻造术;
接待完客人,阿三宁愿呆在房间里看书。自来到京城,除了吃饭睡觉拉屎拉尿此四项基本生活,整块时间用于游览名胜古迹,碎片时间用于看书。只有出游和看书,才能暂时削弱对家人和叔父们的担心。
比如看书,刚开始他看内地刻印的杂书,后来翻出本曹叔父放进书挑子里的梁山书籍《有趣的数学》,书如其名,翻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把书从厚看到薄又从薄看到厚,断不肯释卷了,而内心里对梁山从隐约的抗拒渐渐转变成好奇和兴趣,回想着父母亲和两个哥哥对梁山的狂热,自衬之前对几个叔父是否想错了。
他时常回忆起进京前送别家宴上的情景。
大哥说道:别的不去论,我朝两京十三省哪个地方有陶瓷马桶的,便溺完了拉下水箱绳完事。母亲完全没有责怪大哥在饭桌上大谈便溺之事,反而顺竿子爬:用惯了冲水马桶就再也不习惯老式便桶,桶沿太窄坐着不舒服。父亲则文绉绉地对母亲的言论评论道:你那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父亲哪能说得出这样的好词,定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想到这里赵英武不由笑了起来:前些日子还有锦衣卫上门来索要梁山冲水马桶入贡大内呢,说是宫里的宦官传话出来的。
当书僮贼特兮兮把信笺扬起,然后揣入怀中,赵英武就更加乐不可支了。信壳上‘鹦鹉哥哥亲启’那六个娟秀好看的字正是他第二顺位日思夜想之人的手迹。
书僮开价15个钱。赵英武还价8个钱:“老规矩,就8文钱,爱要不要,去买你的冻柿子吧。”
这孩子最爱吃通州产的冻柿子,零用钱都换做零食吃进了肚子,也不晓得攒些钱作未来打算。
书僮把情书交给赵英武,嘴里懊恼道:“如今冻柿子价钱涨了,当下只能买6个。还有,少东家,你得问家里要些银两来,这些时日京城里物价涨得快,我们钱可不多了。”
赵英武随口应了声,根本没听进去,心思早飞进那个胆敢叫他‘鹦鹉’的漂亮妹妹李小晚的字里行间了。他傻呵呵地乐,乐得合不拢嘴。
赵寿吉、赵冠勇父子在曹少办公室欢声笑语。把主人晾在办公桌前,父子二人坐火塘边烤白薯喝热茶,聊得好不欢畅。评价说论烤地瓜还得是红薯更香甜,又软又糯口感更好。如今不比往常,日子好过啦,要记着把地瓜种子再改回来,改种红薯。
“阿大呀,你三弟终于肯近女色哉,长大了,长大了!”
赵冠勇给老父添上茶,笑道:“这小子闷骚型,还有哦,警惕性太差,以为每次8文钱就能把身边的细作给买通。赵大牛(书僮)也是,让他传递情报,他倒好,泼妇骂街市井流言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事不分巨细人不分老幼统统都写下来。”
曹少不去凑这父子二人的热闹,端坐办公桌前,将彭小姐给冠勇的信和李小姐给英武的信从头到尾阅读通透。这信分明就是情书,涉及朱燮元向梁山求饶的内容几乎一笔带过。曹少这还是头回看到明朝大户人家和官家小姐写的情书,他不相信,仔细看了第二遍,仍是没找着一个字的情与爱。太含蓄,太羞涩,太虚伪,太没劲!中华民族传袭到明朝完全失去了老祖宗‘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直白大胆。
“啪!”曹少拍案而起,面露愠色。赵家父子放下吃食,瞪大眼睛等待曹大参谋给出参谋,只听他愤愤点评道:“搞个屁呀!李小晚和阿三偷偷摸摸搞对象阶段我能够理解。冠勇啊!四叔我可要批评你,你和小彭都要办喜事了,正式下了聘书的。那要在以前,那个,在我们宋人海外那就是登记结婚的正式夫妻了,还用得着这么假惺惺遮遮掩掩么!你们这叫做封建礼教,要彻底打倒!”
赵家父子一头雾水。谈正事呢!怎么扯到男欢女爱封建礼教上去了。老赵关切道:“他四叔,莫非,你被那结巴的刀背没砸在心肺上敲到了脑袋瓜不成,如何说话颠三倒四的。”
“哎呦呦--”不提便罢一提就疼起来。“你老哥还有脸说,你要早来一步,小向就不会牺牲,兄弟我也不会挨那记重锤。”
“好好,是老哥的不是,上了岁数腿脚慢。这回来没见着三弟,他可还好?”
“早没事人一样了,他那身板多厚实跟棕熊似的!要我说,更受伤的是野猪。”
那头伤了泰森的野猪当为施州卫野猪界的公敌,因为此猪给施州全体野猪招来了灭顶之灾。
施州无老虎出没,豹子黑熊啥的又弄不过,野猪基本就没有天敌。不过有人类在有猎弓陷坑在,野猪数量被压缩在维持种群不灭的合理范围内。去年大疫,人类饿得没力气捕杀。今年禁止捕猎,这才过去半年多,野猪已经泛滥成灾常有伤人事件。自泰森被伤了之后,把之前巴娃被啃掉手掌的旧账翻出来旧恨新仇一起算,让胶皮清晰认识到野猪长相之丑陋、毛发之扎手、体味之浓烈,完全没有可爱之处。于是顺利得到其首肯,将野猪移出保护动物名单。接着,整个施州范围内对野猪的清剿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休息天上山打野猪成为广大梁山众乐此不疲的民兵训练、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真真的寓教于乐。
直接结果是:直到30年后,才有人在鱼木寨附近的密林中发现了一头活体野猪,这一发现作为重大新闻荣登报纸头版头条。施州野猪灭绝的直接原因被人给深扒出来,那时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泰森被正义的群众口诛笔伐,搞得灰头土脸。
扯远了。
朝廷看中了梁山的步枪和抽水马桶。好事来得太突然,这意味着穿越众一不小心就把手伸到了北京伸到了朝廷。进步也太快了吧!
步枪意料之中,抽水马桶光荣上榜让人大跌眼镜。
阿三的信中对此有不甚令人信服的解释:说四川潼州郪江沿岸有个地方叫千总坟,据他翻阅典籍考证,这个千总坟为前宋梓州郪县、先秦时郪国王城所在。此地有汉一朝因盐运富甲天下,强汉视死如视生犹喜厚葬,郪县百姓不论贫富,均耗巨资甚至耗尽积蓄开凿石室墓,将生前居所中灶台、厕所、卧室、桌椅等应有尽有凿石仿制。葬身于前厅后室左右厢房的石室墓,如同回家,此即‘视死如归’--原来视死如归的本意是这个。
铺垫这么多,现引出正题。
前有潼州知府上书朝廷,痛斥川内盗墓贼每每聚众上千人,于光天化日之下一日破石室二百余座,将墓内陪葬品席卷一空,故所以请求朝廷准予潼州编练民团防盗墓。
如潼州知府就此打住,便没有这抽水马桶的事了,这位大人偏偏画蛇添足引申了几笔,奏报说在一被盗的石室中发现有石质坐便器,在另一早期被盗石室内也有相似器物,两者形制与梁山制抽水马桶相仿。故妄自揣测:梁山司此前或有盗取千总坟石室之嫌疑。
“宫人语小侄道:朝廷批示‘勿妄加揣测,勿以莫须有罪及无辜’圣上知晓此事后颇感兴趣,说本朝稀罕之新品竟与千五百年前大汉寻常人家的物什相仿,此吾辈之羞耻,后裔子孙之不肖。”
曹少读阿三的信读到此处,乃大笑开怀击掌叫好,“天启小子很对路子哩。”
赵冠勇附和道:“当今皇上脑回路清奇着呢,妥妥圣明天子。我就说么,秦汉至今,汉人是凤凰下鸡仔一窝不如一窝。”说着,拗下一块烤红薯给老头子,“老汉儿哦?”
老赵满满啃一口孝顺,点头同意,“你小子肯定是不如你家老汉,确一代不如一代。汉天子有个大臣怎么讲来的?意思说你蛮夷别惹我大汉,敢生事,老子就灭了你。提气!”
“汉武帝手下陈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对呀对呀,四弟你说,几何霸气几何提气哉。”
“什么话,你赵军门不霸气嘛!你去见堂堂总理云南、四川、贵州、湖广四省巡抚朱燮元,看他敢不屁颠屁颠出前十里迎接。瞧瞧我家大哥,霸气!”
老赵乐不可支道:“哪能这么便宜了这老混蛋。我跑去见他,屁!让那老贼来施州,先晾他半天,不给座不上茶不管饭,叫他在堂上干站着等到日头落下,老子这才打着哈欠见他一面。”
曹少和阿大一起给比赞:“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