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的翻滚几乎要冲破喉咙,但我脸上必须挂着笑。
那种标准社畜微笑,弧度精确到毫米,内里全是翻腾的恶心和屈辱。
然后,我听到了David的声音,轻飘飘地,却像锤子一样砸在我神经上。
林未,关于这个阿尔法项目的潜在风险,你在尽调报告里似乎过于乐观了。
他,我的直属老板,顶着那泛着油光的聪明脑袋,在投决会的大屏幕前,轻描淡写地把我通宵三天做出来的模型和结论,批得像坨屎。
而那份过于乐观的风险评估措辞,是他昨天下午亲手加上去的。
我站在会议室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感觉脚底的寒气顺着高跟鞋一路爬上脊椎。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月牙形的印记。
不能怼。不能解释。不能露出任何一点你他妈放屁的表情。
我得笑。
还得是那种,带着三分愧疚、三分恍然、四分老板您真是高瞻vrld矚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的微笑。
是的,David总监,非常抱歉,是我考虑不周,对风险的敏感度还需要大大加强。感谢您的指正,我马上修改。
我听到自己声音平静无波,像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灵魂在三米开外冷冷旁观。
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旁边的陈璇,那个永远穿着最新款香奈儿套装、妆容精致到发丝的女人,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
又一个傻逼,被David拿捏了。
呵。
会议室里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有同情,有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是麻木。
在顶峰资本(ApexCapital)这座金钱永不眠的修罗场里,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
不是你踩人,就是人踩你。
直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我用眼角余光瞥见锁屏弹出的邮件预览。
发件人:HR-ApexEliteProgram
标题:【机密】关于启动凤凰计划(ProjectPhoenix)第一期选拔的通知
凤凰计划。
那个只存在于顶峰资本最底层员工窃窃私语中的,一步登天的传说。
心脏骤然一紧。
像是溺水的人,忽然抓到了一根浮木。
哪怕,这浮木可能淬了毒。
1
我维持着完美的微笑,直到走出那间能冻死北极熊的会议室。
门关上的瞬间,我冲进最近的洗手间,反锁隔间门,趴在冰冷的马桶盖上干呕。
什么都吐不出来,只有胃酸在灼烧。
操。
David那个老狗逼。
上周五还对着我的模型夸veryimpressive,转头就把风险部分改得面目全非,今天投决会直接甩锅给我。
他妈的。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我拿出手机,手指颤抖地点开那封邮件。
【机密】关于启动凤凰计划(ProjectPhoenix)第一期选拔的通知
尊敬的顶峰资本员工:
为发掘并培养下一代核心领导力量,公司决定正式启动凤凰计划(ProjectPhoenix)。该计划旨在选拔最具潜力、韧性与决断力的精英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源支持与职业发展通道……
最具潜力、韧性与决断力。
呵。
说白了,就是找最卷的,最能扛事的,最好拿捏的。
我继续往下看。
第一期选拔范围:全球范围内,入职三年以内,P2及以下级别员工。
名额:3人。
待遇:直接晋升P4高级经理,进入核心项目池,配备顶级导师,年薪包……后面那一串零,晃得我眼睛疼。
P4。
按照正常路径,我起码得熬五年,还得是祖坟冒青烟、跟对老板、并且所有项目都不爆雷的情况下。
而现在,一个机会,直接跨越天堑。
邮件最后附了一个报名链接和截止日期。
下周一。
只剩五天。
我盯着那串零,像沙漠里渴死的人看见了海市蜃楼。
理智告诉我,这玩意儿绝对是个坑。
顶峰资本这种地方,什么时候发过善心
免费的午餐,要么有毒,要么就是诱饵。
但……
我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胃。
想起刚刚David那副嘴脸。
想起陈璇那看傻子一样的眼神。
想起我妈昨天又打电话来,小心翼翼地问我这个月能不能再寄点钱回家,弟弟的学费还差一些。
想起我租的那个只有十平米,窗外就是隔壁楼墙壁的老破小。
妈的。
坑又怎样
毒药又怎样
现在的生活,难道就不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等死吗
搏一把。
输了,大不了滚蛋,反正这破工作我早他妈受够了。
赢了……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要抓住它。
我深吸一口气,用冷水拍了拍脸,补上被泪水(气的)冲花的一点点底妆。
走出洗手间,脸上重新挂上无懈可击的职业微笑。
林未,游戏开始了。
2
回到工位,屁股还没坐热,David的内线电话就追过来了。
林未,来我办公室一下。
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但我知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戏码要来了。
我走进他那间能俯瞰黄浦江的宽敞办公室,心里默念:我是专业的,我是莫得感情的打工人。
David总监。
嗯,他靠在价值不菲的人体工学椅上,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刚才会上的事,别往心里去。他拿起桌上的雪茄剪,慢条斯理地摆弄着,你知道,投决会那帮老家伙,就喜欢听坏消息。风险说得严重点,对项目推进反而有好处。
呵,说得跟你他妈是为了项目好一样。
我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理解和感激:我明白的,David总监。是我之前考虑不够周全,让您在会上费心了。
嗯,你明白就好。他似乎很满意我的懂事,你是个聪明的女孩,基本功也扎实。好好干,未来可期。
画饼。
画他妈一个太平洋大的饼。
对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HR刚发了个什么『凤凰计划』的邮件,你看到了吗
来了。
我心头一跳,面上不动声色:看到了,David总监。
嗯,这种计划,对你们年轻人来说,是个机会。他顿了顿,看着我,不过,门槛很高,竞争也激烈。参与一下,积累经验也好。
这话听着像鼓励,但我听出了潜台词:
你凤凰计划别做梦了。老实待着给我干活,别整那些没用的。
想用我,又怕我跑了。
典型的PUA套路。
我垂下眼帘:谢谢总监关心,我会认真考虑的。
行了,去忙吧。那个阿尔法项目的报告,尽快按会上说的修改一下。
好的,总监。
我站起身,转身离开。
关上门的那一刻,我听到他在里面低声打了个电话。
喂,老王啊,跟你说个事,那个凤凰计划……
我快步走回自己的鸽子笼。
妈的。
连David这种级别的老油条都这么关注,这凤凰计划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打开那个报名链接。
页面简洁得吓人,只有一个姓名、员工号、所属部门的填写框,以及一个确认提交按钮。
没有要求简历,没有要求推荐信,甚至没有要求写一段申请陈述。
就这么……简单
越简单,越反常。
我深吸一口气,填上信息,按下了那个可能改变我命运的按钮。
提交成功。
页面跳转回一片空白。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有我知道,我已经把自己的名字扔进了一个巨大的、未知的漩涡里。
3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内部的空气变得异常诡异。
凤凰计划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但表面上,每个人都装作风平浪静。
茶水间里,窃窃私语多了起来。
听说了吗凤凰计划的名额只有三个!
全球才三个这比中彩票还难吧
据说选拔标准极其变态,去年试运行的时候,有人直接累进ICU了。
真的假的这么吓人
谁知道呢,反正我是没戏,老老实实搬砖吧。
我默默地接了杯咖啡,听着这些或真或假的八卦,心里毫无波澜。
卷就卷吧。
死不了就行。
陈璇这几天倒是容光焕发,走路都带风。
她好几次不经意地在我面前提起,她叔叔是公司某个VP,对她这次申请凤凰计划表示了高度关注和支持。
赤裸裸的炫耀,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
我嗯嗯啊啊地应付着,心里冷笑。
关系户
最好是。
不然,要是你这种货色都能靠自己选上,那这计划也太水了。
不过,她的话倒是提醒了我。
这次选拔,绝不仅仅是看能力那么简单。
背景、人脉、甚至是一些投名状一样的东西,恐怕都少不了。
我这种三无人员,纯靠硬实力,真的能杀出重围吗
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
周五下班前,我收到了第一封来自ApexEliteProgram的邮件。
标题:【凤凰计划】第一轮筛选通知-任务一:极限分析。
邮件内容很简单:
候选人需在48小时内,完成对附件中项目X的全面分析报告,包括市场评估、财务模型、风险预测及投资建议。报告需在周日晚23:59前提交至指定邮箱。
附件是一个加密压缩包。
没有提供任何背景资料。
没有指定报告格式。
只有极限分析这四个字,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酷。
我点开附件,输入邮件里提供的临时密码。
解压出来的文件夹里,只有一个命名混乱的PDF文件,几百页,全是某个濒临破产的东南亚矿业公司的原始资料扫描件,模糊不清,语言混杂。
我:……
操。
这是给人做的题吗
48小时
不眠不休也未必够吧!
而且,这明显超出了一个P2分析师应该处理的工作范围和难度。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顶峰资本,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这与其说是一个任务,不如说是一个压力测试。
测试你在信息极度匮乏、时间极度压缩、任务极度变态的情况下,能做到什么程度。
放弃
那你就直接出局了。
我打开电脑,新建文件夹,命名凤凰计划-任务一。
然后,给电脑屏幕右下角那个永远在转圈加载的破图标截了个图,发了个朋友圈,配文:
周末愉快,搬砖人。
屏蔽了David和陈璇等一众同事。
很好。
现在,开始干活。
4
周末
不存在的。
我就是一头被套上嚼子的驴,眼前吊着一根名叫阶层跃升的胡萝卜,身后是资本家烧红的烙铁。
不跑烫死你。
跑慢了抢不到胡萝卜饿死你。
妈的,这什么人间疾苦剧本。
我灌下第三杯速溶咖啡,苦得像David那张便秘脸。
屏幕上,那堆狗屎一样的矿业公司资料还在荼毒我的眼睛。
东南亚某不知名小语种混杂着蹩脚英文,扫描件歪歪扭扭,关键数据糊成马赛克。
这他妈是尽职调查
这叫考古!
还得是拿着放大镜和翻译软件的赛博考古。
48小时,建财务模型,做市场评估,写投资建议
我怀疑顶峰资本HR的脑子是不是跟他们的良心一起,被资本主义的洪流冲进了黄浦江。
但是,我能怎么办
我,林未,一个除了学历和智商一无所有的底层社畜。
我没有陈璇那个VP叔叔。
我没有David那种甩锅的厚脸皮。
我只有这一双手,这一个还没被996完全榨干的大脑。
还有那颗不甘心死在谷底的心。
手机震了一下。
是张浩。
图片.jpg
配文:楼下新开的日料,海胆还挺新鲜。要不要下来改善下伙食
我看着那金黄诱人的海胆寿司,口水差点流下来。
但我摸了摸自己油得能反光、还沾着泡面渣的头发。
以及,那堆积如山、散发着绝望气息的PDF。
我回:不了,哥,我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考古事业,试图从一堆乱码里挖掘出人类失落的文明。
张浩秒回:……凤凰计划的任务
我:【嗯。】
张浩:项目X那个东南亚矿
我有点惊讶:你也知道
张浩:David那个组之前接触过,后来觉得太坑,扔了。没想到被HR捡起来当考题了。这玩意儿水深得很,数据很多都是假的,小心点。
我心里一沉。
数据造假
操。
这难度直接从地狱模式跳到了十八层地狱plus版。更阴暗地想,这会不会才是真正的考点考验你如何在屎里淘金,不,是如何把屎包装成金子,还能面不改色地写出一百页令人信服的报告考验你粉饰太平、指鹿为马的专业能力
我打了个寒颤,甩开这个可怕的念头。
我:……谢了,哥。我尽量。
张浩:别太拼,命要紧。那玩意儿不是光靠能力就行的。
我看着他最后那句话,沉默了很久。
我知道。
我他妈当然知道。
但除了拼命,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
那就干吧。
造假的数据老娘给你挤出水分,再给你编个逻辑自洽的故事出来!至于是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个故事,到时候再说!
我把张浩的聊天框关掉,点开外卖软件,给自己叫了一份豪华双拼麻辣香锅,加麻加辣。
不吃饱,怎么有力气跟这操蛋的世界死磕
5
接下来的40个小时,我活得像个数字幽灵。
咖啡因和红牛是我血液里的主要成分。
眼睛像兔子一样红,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感觉下一秒就要爆裂。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用尽了所有能找到的数据库,交叉验证,试图从那堆垃圾信息里筛出哪怕一点点真实的东西。
我建了十几个不同假设条件的财务模型,每一个都跑得电脑风扇狂转,像是在哀嚎。
我研究了那个鸟不拉屎国家的政治风险、劳工政策、环保法规,甚至翻墙去看了当地论坛的帖子。
凌晨四点,大脑一片空白,我趴在键盘上睡了十分钟。
梦里,我看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凤凰,浑身燃烧着金色的火焰,冲出了顶峰资本那冰冷的玻璃幕墙。
然后,翅膀被无数看不见的手抓住,一点点撕碎。
我惊醒了。
一身冷汗。
去他妈的。
连做梦都不放过我。
周日晚上十一点,距离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
我终于完成了一份将近一百页的分析报告。
里面有详尽(基于有限信息的推测)的市场分析。
有复杂(但逻辑自洽)的财务模型。
有看起来很专业(但其实是我编的)的风险评估。
还有一份措辞谨慎(模棱两可)的投资建议:建议进一步深度尽调,目前信息不足以支撑投资决策。
呵。
完美地把皮球踢了回去。
我反复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明显的硬伤和格式错误。
然后,深吸一口气,点击发送。
邮件发出的瞬间,我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直接瘫倒在椅子上。
窗外,城市依旧灯火通明,像一只巨大的、冷漠的怪兽。
我不知道这份报告会给我带来什么。
晋级
还是直接被扔进垃圾桶
但至少,我尽力了。
用我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场近乎不可能的极限分析。
管他呢。
先睡一觉再说。
再不睡,我可能真的要猝死在这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成为第二天社会新闻版面上那个投行女精英过劳死的悲惨注脚了。
那也太他妈亏了。
6
周一回到公司,气氛更加紧张了。
据说,周末那个变态任务,直接刷掉了一半以上的申请者。
有人交了白卷。
有人报告写得狗屁不通。
甚至有人直接邮件回复HR说我不玩了。
我默默听着,心里有点小庆幸,至少我交上去了。
陈璇看到我,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还好心地问我:林未,周末的任务难吗我感觉还好,就是资料整理有点费时间。
我内心翻了个巨大的白眼。
装逼。
接着装。
你要是真觉得容易,就不会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还用厚厚的遮瑕膏都盖不住了。
我微笑着回她:是挺有挑战性的,我勉强完成了。
那就好,她点点头,状似无意地加了一句,听说这次江总会亲自审阅所有报告呢。
江总。
那个传说中的冰山女魔头。
我心里又是一紧。
David今天倒是没找我麻烦,大概是因为他自己负责的另一个项目出了点问题,焦头烂额。
活该。
下午,第二封来自凤凰计划的邮件,准时抵达。
标题:【凤凰计划】第一轮筛选结果暨任务二通知。
我手心有点出汗,点开邮件。
尊敬的林未女士:恭喜您成功通过『凤凰计划』第一轮筛选。现发布任务二:团队协作与压力应对……
通过了!
我竟然真的通过了!
那份连蒙带猜、半编半造的报告,竟然入得了江总的法眼
巨大的喜悦瞬间淹没了我,但只持续了不到三秒。
因为我看到了任务二的具体内容。
所有通过第一轮的候选人(邮件里没说具体多少人,但估计不多)将被随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需要在72小时内,合作完成一个模拟并购案例的全流程分析,并向由江总及其他几位高管组成的评审团进行现场汇报演示。
而我的组员名单,赫然在列:
林未。
陈璇。
张浩。
我:……
我他妈
HR你是故意的吧!
把我、我的死对头,还有一个自称不参与竞争的清醒前辈,分到了一组
这他妈是团队协作
这叫蛊王争霸!
而且,张浩不是说他不参与吗他怎么也通过了第一轮还被分到了我们组
我立刻在内部通讯软件上戳了张浩。
我:哥,任务二的分组,你看到了吗什么情况
张浩回得很快:看到了。一脸懵逼。jpg
我:你不是不掺和吗怎么也晋级了
张浩:……我也不知道。我那个报告,随便写了点,本来以为死定了。
我:【……】
直觉告诉我,事情没这么简单。
张浩的技术能力是公认的强,但他那份报告随便写写就能过我不信。
除非……他的随便写写,也比大多数人拼死拼活弄出来的要强。
或者,他根本就是在扮猪吃老虎
又或者,HR的分组,根本不是随机的,而是刻意安排的
比如,需要一个技术大牛来平衡我们组的战斗力
我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
这时,陈璇踩着她那双ManoloBlahnik的高跟鞋,优雅地走了过来。
林未,邮件收到了吧我们一组呢。她笑意盈盈,仿佛我们是多年的好姐妹,还有张浩前辈,这分组还真挺有意思的。
我扯了扯嘴角:是啊,挺巧的。
那我们找个会议室,简单碰一下吧毕竟时间挺紧的。她提议道。
好。
我看向不远处的张浩,他似乎也收到了陈璇的消息,对我无奈地耸了耸肩。
行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走着瞧。
我倒要看看,这出团队协作的大戏,要怎么唱。
7
我们三个人坐在小会议室里,气氛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
陈璇率先打破沉默,拿出她那副领导者的派头。
好了,既然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了,那就要目标一致,通力合作。她说着,目光扫过我和张浩,这个模拟并购案,我看了一下资料,体量不小,涉及跨境交易,时间只有72小时,压力很大。
废话。
谁不知道压力大。
我建议,她继续说道,我们先明确一下分工。张浩前辈技术最好,模型搭建和数据分析这块肯定要靠您了。
张浩点了点头,没说话。
林未,她看向我,你文字功底好,报告撰写和PPT制作就交给你吧。务必做得漂亮点,毕竟是要给江总他们看的。
我:……
合着最核心的案例分析、交易架构设计、谈判策略这些,您大小姐是打算亲自操刀了
这分工,还真是人尽其才啊。
把最累最繁琐的技术活扔给张浩,把最耗时最容易被挑刺的表面功夫扔给我,她自己抢占最容易出彩的核心部分。
算盘打得真响。
我刚想开口反驳,张浩却先说话了。
模型和数据我可以负责。他声音平稳,但是,陈璇,这个案例的核心是交易策略和风险把控,不是光靠模型就能解决的。报告和PPT也只是呈现形式,最终还是要看内容的深度。
陈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我当然知道内容重要。她很快调整过来,我的意思是,我们各展所长,提高效率。核心部分,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决定嘛。
嗯,张浩不置可否,林未,你怎么看
我看了看张浩,又看了看陈璇。
直接撕破脸,对我没好处。
毕竟名义上还是团队协作。
而且,陈璇抢着做核心,未必是坏事。
做得好,功劳是大家的(她肯定想独吞,但明面上是团队)。
做得不好,第一个被江总怼的,也是她这个负责人。
我决定先稳一手。
我同意张浩哥说的,内容是关键。我缓缓开口,分工可以初步这样定,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高频沟通,信息共享。特别是核心策略部分,必须达成共识。
我加重了共识两个字。
陈璇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利弊。
最终,她点了点头:当然,这是必须的。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大家抓紧时间,先把各自的部分看起来。
好。
OK.
会议结束。
我和张浩一起走出会议室。
谢了,哥。我低声道。
刚才如果不是他先开口,我可能就直接跟陈璇呛起来了。
谢什么,张浩表情淡淡的,我只是不想我辛辛苦苦建的模型,最后配上一坨屎一样的策略而已。
我:……
行吧,当我自作多情了。
你觉得陈璇……我欲言又止。
她什么样的人,你比我清楚。张浩打断我,这次任务,名为协作,实为内斗。你小心点。
你呢我反问,你不是说不争吗怎么感觉……你认真起来了
张浩脚步顿了一下,没有看我。
我只是……不想输得太难看。他声音低沉了一些,补充道,而且,看到分组有你和陈璇,我有点不放心。
我愣了一下,不放心什么
陈璇背景不简单,可能会用些手段。他皱了皱眉,而且……我跟你提过我认识上一届的凤凰吧那个mentor。他进去之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但后来……他似乎在回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像是被什么东西抽走了锐气,整个人变得……很『工具化』,眼神都是空的。最后一次见他,他隐晦地跟我说,他做的项目,『脏』。然后没多久,就出事消失了。
脏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嗯,原话。张浩叹了口气,所以我看到这个分组,就觉得……也许我进来,至少能保证技术层面不出大纰漏,不至于让某些人把我们一起带进沟里。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疑窦丛生,也多了一丝寒意。
这个张浩,似乎知道的比他透露出来的更多。
他口中那个mentor的遭遇,比之前顶包消失的描述更具体,更令人不安。
算了。
现在没时间想这些。
72小时,一场硬仗。
先活下来再说。
8
接下来的72小时,我们三个人几乎住在了公司。
小会议室变成了我们的作战指挥部,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分析框架和数据,地上堆满了外卖盒子和咖啡杯。
协作
呵呵。
不存在的。
陈璇果然牢牢把控着核心策略的制定权。
她拉着我和张浩开了几次所谓的讨论会,基本上是她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她的想法,然后用你们觉得呢来结尾。
我和张浩提出的不同意见,她要么选择性忽略,要么就用时间紧急,先按这个方向走来搪塞。
我算是看明白了,她压根就没打算跟我们共识。
她只想让我们当她的左膀右臂,给她打工。
妈的。
老娘凭什么给你做嫁衣
我憋着一股气。
行,你不让我碰核心是吧
那我就在我的表面功夫上,玩出花来。
你不是要报告和PPT吗
老娘给你做一份顶级的!
我不仅把报告的逻辑梳理得滴水不漏,语言精炼到每一个标点符号。
我还把PPT做得堪比苹果发布会。
动态图表,嵌入式视频,交互式元素。
视觉效果直接拉满。
我就是要让江总那帮人一眼就看出,这份报告的呈现水平,绝对不是陈璇那个草包能搞出来的。
哼。
恶心不死你,也要膈应死你。
张浩那边,倒是沉默地推进着。
他建的模型,复杂而精妙,考虑的变量比陈璇提的那些还要全面得多。
好几次,陈璇拿着她那套宏伟蓝图来找张浩,让她按她的想法调整模型参数。
张浩都只是点点头,说好。
但转头,他发给我的模型版本里,依然保留着他自己认为更合理的参数和逻辑。
这哥们,有点意思。
嘴上说着躺平,身体却很诚实嘛。
我们俩仿佛达成了一种默契。
在陈璇的独裁统治下,大家悄悄地用各自的方式,进行着无声的反抗。
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团队协作
我有点想笑。
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陈璇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份所谓内部消息,说评审团对并购目标公司的某个子公司特别感兴趣,让我们把分析重点放在那上面。
我直觉不对劲,那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明明很难看。
我花了一个通宵,深挖了那个子公司的资料,又结合张浩的模型跑了几个极端压力测试。
果然,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潜在债务风险,一旦暴露,整个并购案都会崩盘。
而陈璇所谓的内部消息,很可能是竞争对手故意放出来的烟雾弹,想把我们往坑里带。
我立刻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张浩和陈璇。
张浩看了我的分析,脸色凝重,立刻在模型里加入了这个风险因子。
陈璇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她大概没想到,我这个只配做PPT的人,竟然挖出了这么大一个雷。
这……这不可能吧她还在嘴硬,消息来源很可靠的……
可靠我冷笑一声,陈大小姐,现在不是赌消息的时候。这是给江总看的报告,要是我们连这么大的雷都没排查出来,你知道后果吗
陈璇被我怼得哑口无言。
最终,我们把这个风险点作为重大不确定性,在报告里做了重点提示。
但这还没完。我知道陈璇这种人,汇报的时候肯定会想办法淡化这个风险,甚至把功劳揽过去。
老娘偏不让你如意。
我把关于这个子公司潜在债务风险的详细分析过程、数据来源、模型测试结果,单独整理成了一份详尽的备忘录(Memo),逻辑链完整,证据充分。然后,把它作为附件C:关于XX子公司特殊风险项深度分析,附在了我们主报告的最后。
哼,你汇报时可以含糊其辞,但白纸黑字的证据在这里。只要评审团里有一个人够仔细,或者问到相关问题,我随时可以把这份附件调出来。
到时候,谁做的分析,谁挖的雷,谁想掩盖,一目了然。
这件事,让我和陈璇之间的裂痕,彻底公开化了。
她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怨毒和警惕。
我知道,梁子,算是结下了。
呵。
结下就结下。
反正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是朋友。
9
72小时的deadline越来越近。
我和张浩几乎是连轴转,眼睛熬得通红。
陈璇倒是每天还能回家睡几个小时,第二天依旧光彩照人地出现,对着我和张浩的工作指点江山。
我严重怀疑,她是不是把很多她该干的活,都外包给她那个VP叔叔的团队了。
妈的,不公平。
但这世界,本就没什么公平可言。
周四下午,我们终于整合出了最终版的报告和PPT。
我看着那份凝聚了我们(主要是张浩和我)心血的作品,心里有种复杂的感觉。
一半是疲惫不堪。
一半是隐隐的自豪。
不管陈璇怎么作妖,这份东西的质量,绝对是顶级的。
我们约了最后一次内部演练。
由陈璇主讲核心策略,我和张浩分别补充技术细节和报告亮点。
陈璇拿着我做的精美PPT,讲得磕磕绊绊。
很多细节,她自己都没完全搞懂。
我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在她卡壳的时候,适时地用补充说明的方式,把关键逻辑圆了回来。
张浩也时不时地用精准的数据,支撑或修正她的观点。
我们俩,像两个技术精湛的提线木偶师,努力操控着陈璇这个看起来华丽,但内里空洞的木偶,完成一场还算过得去的表演。
演练结束,陈璇似乎也知道自己表现不佳,脸色有点难看。
明天汇报,主要是看整体策略和临场反应。她给自己找补,细节部分,江总他们未必会问那么细。
我没说话。
张浩推了推眼镜,淡淡地说:江总会问什么,没人能预测。做好万全准备吧。
说完,他站起身,我再去检查一遍模型数据。
我也起身:我去把PPT的动画效果再优化一下。
只留下陈璇一个人,在会议室里,对着那份她几乎没什么贡献的报告,脸色阴晴不定。
明天,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了。
汇报对象,是江总,还有公司另外几位传说中的大佬。
是骡子是马,是凤凰还是野鸡,就看这一哆嗦了。
说实话,我有点紧张。
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我已经走到这里了。
付出了这么多。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站上那个汇报台,发出我自己的声音。
哪怕,只是作为陈璇的背景板。
也要做最抢戏的那块背景板。
10
周五,决战日。
顶峰资本最高层的会议室,传说中的天启厅。
装修风格是那种老钱式的低调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整个外滩的无敌江景。
但我无心欣赏。
手心全是冷汗。
评审团一共五个人,坐在长条会议桌的对面。
居中的,就是江总。
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套裙,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
旁边几位,也都是公司金字塔尖的人物,个个气场强大,眼神里透着审视和挑剔。
感觉空气都被抽干了。
陈璇站在汇报区,努力维持着镇定,开始了她的演讲。
不得不说,她爹妈给的这副好皮囊和从小培养的仪态,在这种场合还是挺能唬人的。
加上我做的PPT确实够惊艳,开场几分钟,气氛还算不错。
但很快,随着内容的深入,她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讲到交易架构时,她明显底气不足,含糊其辞。
讲到风险评估时,更是差点把我们发现的那个重大债务风险给轻描淡写地带过去。
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幸好,张浩及时插话,用几句精准的数据分析,把风险点的重要性强调了出来,顺便把陈璇的话头巧妙地引开了。
陈璇感激地看了张浩一眼。
我内心冷笑。
废物。
汇报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
陈璇讲完,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到了提问环节。
大佬们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陈璇,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协同效应估值,模型依据是什么考虑过整合失败的风险吗
张浩,你这个债务偿还能力的压力测试,为什么选取这几个参数边界条件设定是否过于保守
轮到一个问题,直指我们模型中的一个关键风险假设。
报告中提到,并购目标的一个重要子公司存在潜在债务风险,你们将其列为重大不确定性。能详细阐述一下这个风险的发现过程和量化影响吗提问的是一位以严谨著称的董事总经理。
陈璇显然没准备好回答这么细节的问题,脸色又是一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机会来了。
我上前一步,接过话筒,声音清晰而沉稳:
关于这个风险点,是我们团队在尽调后期重点挖掘发现的。最初信息源提示该子公司前景良好,但经过我和张浩先生的独立交叉验证和深度数据挖掘,发现其存在一笔可能被低估的或有负债,且触发条件与本次并购交易高度相关。
我一边说,一边示意后台切换到我准备好的那份附件C的关键页。
具体的分析过程、数据交叉验证和三种不同压力情景下的量化财务影响,我们整理了一份详细备忘录,放在主报告附件C中。我目光扫过评审团,特别是江总,简而言之,若该风险爆发,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并购后整合成本激增30%,甚至触发对赌失败条款。因此我们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的风险项,并建议在交易协议中加入相应的保护性条款。
我的发言简洁、精准,逻辑清晰,并且巧妙地将我和张浩先生并列,同时突出了风险的严重性和我的解决方案。
我看到提问的董事总经理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陈璇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她大概没想到我准备得如此充分,直接把她晾在了一边。她似乎想开口补充点什么,挽回一点颜面。
但没等她发出声音,居中的江总那双锐利的眼睛扫了她一眼,眼神冰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制止意味。
陈璇立刻像被掐住了脖子,把话咽了回去,脸上血色尽失。
而后,江总的手指才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她注意到我了。
而且,是以一种碾压了竞争对手、赢得了全场焦点的方式。
提问环节结束。
我们三个人站在那里,等待宣判。
感觉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江总开口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
报告和演示都收到了。整体来看,内容详实,分析框架完整。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三人。
陈璇,你对核心风险的把控,存在明显不足,临场反应有待提高。(点评更严厉)
陈璇的脸瞬间惨白。
张浩,模型扎实,数据分析能力出色。
张浩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江总的目光再次落到我身上。
林未,她说,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展现了不错的分析挖掘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决心。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解决问题的决心
这措辞……有点微妙。
好了,你们可以先出去了。最终结果,我们会通过邮件通知。江总下了逐客令。
我们三个人如蒙大赦,鞠躬,退场。
走出天启厅,我感觉腿都是软的。
陈璇一言不发,踩着高跟鞋,头也不回地冲向电梯。
看她那失魂落魄的样子,估计是被江总那句存在明显不足给彻底判了死刑。
活该。
电梯口,只剩下我和张浩。
你刚才……表现不错。张浩忽然说。
嗯我愣了一下。
关于那个风险点的阐述和应对,很精彩。他说。
……运气好而已。我有点不好意思。
不是运气。张浩看着我,眼神有些复杂,你很拼。而且……很聪明。
不拼怎么办呢我苦笑,我又没有VP叔叔。
张浩沉默了。
电梯来了。
我们一起走进去。
密闭的空间里,气氛有点微妙。
林未,张浩忽然又开口,关于凤凰计划,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些……不是空穴来风。
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知道。我低声说。
江总最后那句『解决问题的决心』……张浩欲言又止,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说不上来。他皱着眉,但顶峰资本评价人的体系,有时候……很扭曲。他们看重的,未必是我们以为的那些东西。
电梯叮一声到达我的楼层。
门开了。
张浩的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漾起圈圈涟漪。
解决问题的决心……
扭曲的评价体系……
结合他之前说的那些关于前届凤凰的遭遇……
我站在原地,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11
那个周末,我过得浑浑噩噩。
张浩的话,像魔咒一样在我脑子里盘旋。
上一届凤凰的结局。
没有灵魂的躯壳。
项目脏。
顶包,消失。
江总那句意味深长的解决问题的决心。
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现在拼死拼活争取的,到底是什么
是荣华富贵,还是自掘坟墓
我试图让自己不去想,但那些可怕的猜测,像毒蛇一样缠绕着我。
周日晚上,我收到了最终结果的邮件。
标题:【凤凰计划】最终入选通知。
我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鼠标。
点开。
尊敬的林未女士:
经过多轮严格筛选与综合评估,我们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已成功入选顶峰资本第一期凤凰计划。
请于明天(周一)上午九点,携带您的个人身份证件,至公司58层,江总办公室报到,办理后续手续。
期待您的加入,共创辉煌。
顶峰资本人力资源部精英发展项目组。
入选了。
我竟然真的入选了。
全球三个名额,我占了一个。
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疑虑和恐惧。
我成功了!
我林未,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从底层杀出来了!
去他妈的David!
去他妈的陈璇!
去他妈的破出租屋!
老娘要飞升了!
我激动得在狭小的房间里又蹦又跳,差点撞到天花板。
我立刻给我妈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电话那头,我妈激动得语无伦次,哭了又笑。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璀璨的夜景,第一次觉得,这个城市,似乎也不是那么冰冷无情。
只要你够强,够狠,够幸运,你就能赢。
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几乎快要忘了张浩的警告。
直到,我的私人邮箱,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发件人是一串乱码。
标题是:别傻了,看看这个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犹豫了几秒,我还是点开了邮件。
邮件内容很简单,只有一个加密的网盘链接和一句冰冷的话:
看看真正的『凤凰』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手心又开始冒汗。
我点开链接,输入了邮件里附带的解压密码。
网盘里只有一个视频文件。
文件名是:【InternalUseOnly-ProjectPhoenixDebriefing_LastBatch】
上一届凤凰计划的……内部汇报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
颤抖着,我点开了播放按钮。
视频画面似乎是偷拍的,有些晃动,声音也有些嘈杂。
地点,好像就是我们昨天汇报的那个天启厅。
但氛围,却截然不同。
没有大佬云集的评审团。
只有江总,和一个看起来像是她助理的人。
以及,三个穿着和我们一样紧张的年轻面孔。
他们,应该就是上一届的凤凰。
视频的内容,是江总在给他们布置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
……所以,这个东南亚的项目,账面上有些瑕疵。江总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需要你们三位,用最快的时间,把它『处理』干净。记住,要绝对干净,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她口中的东南亚项目,我听着有点耳熟。
等等……
难道是……我们第一轮任务里那个矿业公司!
我瞪大了眼睛。
视频里,一个男生(看起来很像张浩口中那个mentor)迟疑地问:江总,『处理干净』是指……
江总看了他一眼,眼神冰冷。
字面意思。她说,用你们的专业知识,让那些『瑕疵』,合理地消失。无论是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还是创新的会计手段,或者……其他必要的方式。
其他必要的方式另一个女生追问。
江总嘴角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顶峰资本,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她说,凤凰计划选拔的,不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而是能解决问题的人。哪怕,用的方法,不那么……常规。
视频到这里,忽然中断了。
但已经足够了。
我坐在电脑前,如坠冰窟。
所谓的处理瑕疵。所谓的非常规手段。所谓的能解决问题的人。
结合张浩说的那个mentor最后顶包消失的结局……
真相,已经昭然若揭。
凤凰计划,根本不是什么精英培养计划。
它是一个筛选机制,筛选的不是最优秀的人,甚至不只是最没有底线的人。
它筛选的是一种特定的破碎感。
它要在你身上看到那种被现实反复捶打、内心千疮百孔后,依然能为了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而爆发出不顾一切的狠劲。它要看到你眼中的野心和为了实现野心可以付出的代价——最好是,你已经没什么自我可以失去了。
这样的人,才足够好用,足够可控,足够在必要的时候,被毫不留情地抛弃,因为系统断定,你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依附于它。
我们拼死拼活,以为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坚韧。
其实,只是在向系统展示我们灵魂上的裂痕,证明我们有多么适合被塑造成它需要的形状,多么适合去执行那些足以将正常人逼疯的任务。
而我,林未,刚刚通过了这场测试。
被选中了。
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巨大的荒谬感和恶心感,几乎将我吞噬。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封入选通知,金色的凤凰计划字样,此刻看来,像是一个巨大、冰冷、闪着幽光的捕兽夹。
共创辉煌
呵。
是燃烧自己,照亮资本前行的路,最后连灰烬都不剩吧。
12
周一早上八点五十五分。
我站在顶峰资本金碧辉煌的大堂里。
周围是行色匆匆的金融精英,每个人都衣着光鲜,眼神里却透着疲惫和焦虑。
曾几何时,我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渴望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渴望拥有那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力量感。
而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我面前。
58层,江总的办公室。
只要我走进去,签下那些文件,我就可以一步登天。
拥有P4的头衔、核心项目的资源、天文数字的年薪。
我妈再也不用为弟弟的学费发愁。
我也可以搬出那个破出租屋,住进能看到阳光的公寓。
再也不用看David的脸色,再也不用理会陈璇的明枪暗箭。
诱惑太大了。
大到几乎让我窒息。
我闭上眼睛。
脑海里闪过那段偷拍的视频。
江总冰冷的眼神。
那个mentor犹豫而恐惧的脸。
张浩那句另一条路。
还有,我自己内心深处,那个一直被压抑着的声音:林未,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用良知和灵魂,去换取所谓的成功
变成一个自己都鄙视的、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甚至,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不明不白地消失
不。
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睁开眼睛,眼神变得清澈而坚定。
去他妈的凤凰计划。
去他妈的阶层跃升。
老娘不玩了。
我拿出手机,找到江总助理的联系方式(之前任务对接时存下的)。
编辑了一条短信:
非常抱歉,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放弃加入凤凰计划。感谢公司给予的机会。
点击发送。
然后,我打开公司内部通讯录,找到David的名字。
拨通了他的电话。
喂,David总监,早上好。有件事跟您说一下,我准备辞职。
电话那头,David似乎被噎了一下,半天才发出声音:辞……辞职林未,你没搞错吧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很清楚。我语气平静,辞职报告,我等下会发到您邮箱。交接工作我会按流程完成。
你……你是因为凤凰计划没选上David的语气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猜测。
不,我笑了笑,恰恰相反。
没等他再问,我直接挂了电话。
世界,清静了。
我转身,走向大门。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照进来,有些刺眼。
手机疯狂地震动起来。
有江总助理打来的。
有HR打来的。
有David打来的。
我全部拒接。
然后,我打开微信,找到张浩。
发了一张顶峰资本门口那个巨大的logo照片。
配文:哥,我不考考古了,准备去看看真正的世界了。江湖再见。
张浩几乎是秒回:好。祝你一路坦途。
我笑了。
一路坦途
也许吧。
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捷径,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
可能会找不到这么高薪的工作。
可能依然要为生计奔波。
可能很久都无法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
但至少,我找回了我的灵魂。
我走出了顶峰资本的大门,深深吸了一口外面自由(带着汽车尾气)的空气。
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抬头看向那座高耸入云的大厦,它像一个巨大的、精美的牢笼。
再见了,牢笼。
再见了,那个在里面苦苦挣扎、迷失自我的林未。
从今天起,我是自由的。
哪怕前路未知,充满荆棘。
但,我自由了。
这就够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