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天唐含雪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免费阅读 > 第474章朕为何要阻止,这对朕有何好处

不过就在小魏子打算呵斥徐刚林的时候。
李天却摆了摆手,提前叫住了他。
虽然徐刚林喷人的水平,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顶流。
可徐刚林明显低估了李天在网络高强度对线时磨练出的心态。
李天毫不在意面前这位铮臣的暗讽,反倒赞赏道:
也只有徐爱卿会跟朕直言不讳了。
听到这话,徐刚林只觉得自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心里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
不过还没等他再说些什么。
李天就反问道:徐爱卿好像对几名安置司官员的枉死,没太多特殊的情绪
听到李天这么问自己,徐刚林坦然承认。
陛下说的对!
毕竟那几人在安置司时可能没有贪墨过。
但臣不觉得他们的手脚一直都如此干净……毕竟,他们如果是清正廉明的好官,臣想不通他们为何会参与党争。
更何况,在臣眼里,既然他们参与党争。
并同意冒着风险充当诱饵。
那他们一定有被刑部的人弄死的准备。
生死由命,臣并不为他们感到可惜。
当然了,虽然他们该死,可斩立决并不符合流程。
这当然与户部官员蒙骗刑部的几名主审官有关。
可如果此事交给早已知道原委的臣手上,臣是不会做出这种宣判的。
听到徐刚林的话,李天了然。
这徐刚林,尽管坚信程序正义,觉得那几名官员的判决存在问题。
可从情感上,他并不为那几名官员惋惜。
所以,对这个结果他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只是维持默认的态度,冷眼看着这一切。
徐刚林的回答,和他一贯的性格相符。
李天并不感到意外。
不过看着这个铮臣,李天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问徐刚林:徐爱卿,朕如果告诉你,那几位被处斩的官员,其实全是清官,你作何感想
什么
听到这话,徐刚林一愣。
旋即,他面色一变,沉声问道:陛下,您是在消遣微臣吗
朕并无此意。
看着徐刚林黑脸,李天心情愉悦的拿出一份由西厂伪造的文件。
上面,记载着西厂对那几名被处斩的官员的调查记录。
在报告里,那几名劣迹斑斑的官员,全部成了清正廉明的清官。
这些文件,是他命令西厂伪造的。
上面记载着西厂对几名大臣的调查。
虽然在现实生活里,这些人的过往劣迹斑斑。
可因为伪造这份报告的西厂番子,是深谙官场的情报老油子。
所以他编造的,有关几名官员刚正不阿的证据,可谓是天衣无缝。
即便徐刚林看着这些证据,亲自盘查事件真伪,也只会得出这几人是清官的结论。
看着这些证据,在御史台已经工作过一些时日的徐刚林立马意识到,自己对这几名官员的判断或许出错了。
那几人,真的是清官!
只是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加入安置司,成为诱饵,来引诱刑部的官员咬上去。
看着徐刚林发黑的脸色。
李天幽幽的说道:洪尚书的计划,真是一步险棋啊。
他用假的情报,让刑部官员错判了那几名官员厉刑,借此来提出约束刑部,其实中间有个漏洞。
那就是刑部的官员如果在调查过程里,发现那几名官员之前劣迹斑斑。
那即使刑部的官员在判决那几名官员时存在问题,可结果是好的。
那这个计划必定会大打折扣。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事情,洪大人也是狠辣。
他直接在自己手下找了几名鲜有的清官,将他们安排到户部安置司。
然后,在那些官员不知情的前提下,策划了这次的阴谋。
所以!李天指着徐刚林说道:爱卿你错了!
你说那几人的死亡,只是程序上有问题,可从结果上看,他们全是因为贪腐而死。
可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党争。
李天的一席话,让徐刚林备受震撼。
但几秒后,他便回过神来。
他用严厉的口气向李天质问道:既然圣上知道那几名官员是清官,您为何不阻止这一切
听到这话,李天笑了。
他问徐刚林:朕为何要阻止这对朕有何好处
此话一出,徐刚林刚想说什么,便想起了一件事。
这场党争,原就是皇帝想看到的。
因为它可以约束权力膨胀的刑部,让朝堂恢复平衡,让皇权得到稳固,政局得以平稳。
难道因为这些目的,陛下就坐视那几名官员的死于不顾吗
徐刚林忍不住问。
如果那几名官员真是清官,李天当然不会牺牲他们。
李天的本质还是纯善的。
他不肯祸乱大周的百姓,为自己的升仙之路做垫脚石。
也没有对那些提升大周国运的官员做很恶劣的报复。
当然,他也不会冷血到做出这种事情。
那几名官员的清廉,只是李天伪造的假象。
目的,就是用错误的情报向徐刚林施压,让他步入自己安排的道路。
其实。
在这场党争开始以前,李天就让西厂进行了严禁的调查。
他非常确定,那几名处斩的官员,全是该死的贪官。
当然,这话李天不会和徐刚林说。
因此,李天只是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对徐刚林说道:慈不掌兵。
比起朝堂的平衡,死几条人命并不算什么无法承受的代价。
更何况那几人虽然清廉,可是能力却很一般。
而在朕眼里,从来没有清官和贪官。
只有有能力的官员,和无能的废物!
李天的话,让徐刚林如坠冰窖。
若是法家的官员听见李天的话,一定会痛哭涕零。
因为在他们眼里,冷酷无情,不择手段,在寻常人身上也许是缺点。
可在一位君主身上,却是至高无上的美德!
然而徐刚林毕竟出身儒家。
虽然他对儒家的归属感不强。
可讽刺的是。
偏偏就是他这位对儒家没什么归属感的人,真正遵循了儒家崇尚的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