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天唐含雪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免费阅读 > 第446章余明又问,我们法家的目的是什么

一名法家大臣问道:首辅大人,陛下既然已经把屠刀交给咱们,让咱们去鞭挞众儒家大臣。
下一步,咱们该从谁入手
听到这个问题,曾黎没有立马回答。
他环视一圈,开口道:虽然我法家崇尚效率和秩序,可绝对不可以搞一言堂。
本首辅觉得,在做决定以后,我们必须由上而下层层指挥,严格跟着计划走。
但在这以前,我希望咱们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很快,一名大臣行礼说道:首辅大人,学生觉得,咱们可以从吏部尚书入手。
顿了下,他开始解释自己观点的理由。
现在的吏部尚书,是前首辅齐顺义任期提拔上来的。
可他这人性格中庸软弱,还没什么才能。
被提拔的理由,并非是他多好,而是因为他是个废物!
此话一出,另一名大臣点了点头。
我也听闻,此人才干平平。
之所以可以上位,是因为上任吏部尚书告老还乡后,儒家好几个派系在争抢这个职位。
但是他们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只能无奈选择一个他们都认同的废物,保持平衡。
听闻这话,刚刚提出首先针对吏部尚书的人也嘿嘿笑了。
他一脸轻蔑道:各位,今天你们也看见了,那家伙有多丢人。
顿了下,他的表情飞速变化。
很快,变成了一副尴尬、不好意思和唯唯诺诺的表情。
赫然是吏部尚书今天发言时的样子。
他说道:各位也都知道,我这人胆子小。
如果是我贪污害怕被举报,那今天早上你们只能看见我在家中畏罪自杀……
那话术,那神态,那表情,和今天吏部尚书在朝堂上如出一辙!
看见他惟妙惟肖的演绎,场上的法家大臣捧腹大笑。
他们拍着手,冲那名大臣竖起手指,连声道:精彩!
等大家笑完之后,另一名法家大臣说道:
虽然这个吏部尚书废物。
可背后毕竟站着几个儒家派系。
真想解决还是得费一些功夫。
首先对付他,不利于我们快速扩大在朝堂上的优势。
听到这名大臣的分析,在场之人纷纷点头。
的确,吏部尚书虽然看起来软弱,可背后的能量的确不容小觑。
首辅!他对曾黎行了一礼,说道:以学生看,如果要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出手,咱们应该先收拾兵部尚书。
说的对!
刚才提出先收拾吏部尚书的那名大臣,在听见反对声后,居然没有恼怒。
反倒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指了指太阳穴:是我刚才想错了。
兵部尚书的能力虽然尚可,可一直被兰德将军压制,郁郁不得志。
因为兵部有兰德将军在,没油水能捞,所以他的派系势力,算是六部最小的。
先对付他,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就可以出来,新生的法家大臣已经比腐化了几千年的儒家大臣思想纯粹多了。
即便是他们认为有道理的意见,即便和他们之前发表的意见相反,他们也会理性支持。
不会因为面子、利益之类的问题而从中阻碍。
有这位法家大臣开头,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
见众人议论,唯独站在自己身旁的青年一言不发。
曾黎看向余明。
看着这位近期大放异彩,让自己不由想要培养的青年。
他问道:余明,你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话,在曾黎旁边像个童子似的余明笑道。
首辅大人,我觉得在此之前咱们应该先搞清楚一件事情。

刚才率先询问曾黎想法的那名大臣顺势成为捧哏,对余明询问。
余学士,你有何问题吗
余明笑道:当然,我想请问各位……
我们为何要借这次机会,清理儒家大臣
听到这话,一众法家大臣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余明经常会问他们一些基础的问题。
好比现在这样。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
真想回答,场上所有法家大臣,即便是地位最低的那个,也可以说出一二。
可是,他们不明白余明为何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因为余明已经不是头一回这样问询了。
所以,场上有的法家大臣,也猜测到了余明的想法。
一名法家大臣兀自说道:咱们借这个机会,对付儒家大臣,原因就跟朝堂说的那样。
清扫积弊,还大周朗朗乾坤。
顿了下,他想起前几次,余明提出类似问题后,便会根据这个答案纠正他们的一些想法。
余明这样做,是他觉得在场众人提出的想法,偏离了原本的初衷!
难道……余大人是觉得,我们这样做不可以清扫积弊吗
要知道,我们虽然没有证据,可谁都知道,这六部中,除了工部尚书还算干净外,其余五部都很脏!
杀之,也无罪!
听到这话,余明直摇头。
他说道:我并不是说他们无罪,不该杀。
我只是提醒诸位,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既然是清扫积弊,那我们就得记得!
我们应该把更好的清扫积弊当做目的,去清扫朝堂里的蛀虫!
顿了下,他说道:这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确不干净,可清扫他们,对我们事业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相反,清扫他们,反倒会令别的儒家大臣开始警觉,让他们联手对抗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朝他们的弱点来一记重击,让他们没有团结的可能。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的确。
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虽然好对付。
可好对付,就代表他们的威胁也很小。
如果他们先收拾这些危险较小的人物,那儒家大臣中,最麻烦的那些人必定会警觉且联手,想办法对抗他们。
所以,他们必须先难后易,处理掉那些有能量联合其余儒家大臣的人,断了他们团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