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天唐含雪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免费阅读 > 第436章派遣十万远征军,解锁劳师远征

因此,他们做菜并不用像土耳斯帝国那样,使用非常多香料。
同时,食材的原味也在大厨各种烹饪技术下,被开发出来。
就像本伊默罕眼前的一盘烤鸭。
烤鸭的肉,被大厨切得薄如蝉翼,沾上白糖和酸梅酱后。
酱料的味道完全没有掩盖鸭肉的原味,反倒在消除鸭肉原本的骚味同时。
让鸭肉的原味,油脂炭烤的香味大大突出。
肉有肉的味道,菜有菜的味道,甜品不腻,咸味不齁,淡而不寡,肥而不腻。
这么精致的菜肴,吃的本伊默罕直呼开启了新大陆。
本伊默罕以茶代酒,吃饱喝足后。
李天说道:朕已经在唐大使的信件里得知,敖彼得皇帝想用耳拉马换取大周的精品护甲,来对付波利联邦
尊敬的大周皇帝,的确如此。
本伊默罕毫不避讳的承认了。
李天点头。
这波利联邦是东罗巴欧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即使在大周,朕也略有耳闻。
我大周跟土耳斯是盟友,同气连枝。
土耳斯的难题,就是朕的难题。
土耳斯有困难,大周岂有不帮的道理
所以,军火交易的事情,朕答应了!
而且,朕还会派出远征军,前去罗巴欧,跟敖彼得皇帝的军队一起作战!
在决定了所有政策以后,次日下午。
李天就在殿前会议上宣布了这项计划。
与此同时,李天还公布了远征军的人数——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众大臣哗然。
尽管现在的李天,在朝堂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可无奈他提出的方案,简直太激进了。
因此,也不怪大臣们多有议论。
十万人的远征大军。
听着不多。
比起大周的常备军,这个数字已经算很小了。
只要大周想,完全能在边境的任何一地实现这个人数的军队,且没有任何负担。
可这十万人,并不是在大周本土,而是要去千里之外的土耳斯!
这可是比汉武帝远征西疆,更遥远的距离!
即便这支远征部队只有十万。
给大周的负担,也远比从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派遣百万大军要多!
陛下,西洋的远征军,在精而不在多!
陛下完全能挑选精兵,由兰德将军率领,在土耳斯帝国西征时,在战场上给予关键帮助。
咱们大周只是土耳斯的盟友,不是他父亲,没必要因为他们的扩张耗费太多军力啊!
兵部尚书开口劝谏道。
这话李天就不乐意听了。
他说道:远征西洋,是对当地展示我大周国威的机会!
朕当然知晓其中的困难,可我们知道困难,西洋人当然也知道。
当他们看到大周可以克服重重难关,投送十万大军到西洋,他们会如何想
他们会震惊大周的实力之强,远在土耳斯帝国之上。
届时,虽然征服他们的是土耳斯,可他们都只会拜服在大周的铁蹄之下。
朕意已决,不用多言!
就在李天说完这番话时,他的耳畔便出现了系统的提示。
【专断独行,大周国运:-2000点!】
【好大喜功,大周国运:-20000点!】
【解锁成就:好大喜功,解锁奖励《无量摩诃》!】
【劳师远征,大周国运:-5000点!】
【解锁成就:劳师远征,解锁奖励:千里传音!】
听到系统的提示,李天深吸一口气。
他心下大喜。
暗道:不愧是损坏国力的计划,这刚提出计划,还没细做文章,就减掉了九千国运。
要是把所有计划都完成,岂不是可以突破历史新低了
想到这儿,李天就更兴奋了。
就在这时,内阁首辅曾黎忽然问道:陛下,既然您已经决定远征西洋,那这远征军,应该怎样前往土耳斯帝国
最近曾黎因为李天的帮助,收拢了许多权力。
投桃报李,他当然得帮陛下抗住一些压力。
因此,没等别的大臣反对,他就率先发言,把话题从该不该远征,转移到怎样远征上面。
对于曾黎的主动,李天非常满意。
首辅问得好!
他说道:朕想好了,要征集全大周的造船木材,一年以内,打造一支比唐延舰队还要规模再大一倍的舰队,承载十万大军,用水路前去西洋!
话音落地。
雷丹,谁带着雷丹有人晕倒了!
李天定睛一看。
果然看见几名受不了刺激的大臣,因为他的话直接震惊晕了。
而他们身后的大臣,连忙把这几名晕倒的人扶好,然后掏出随身带着的雷丹为了进去。
看见这群人的反应,李天摇摇头。
自己的计划虽然的确很刺激,可这就晕倒了。
这群人的心脏,也太脆弱了。
他对一旁的小魏子说道:传御医,先给几位大臣把脉,让他们去偏殿先休息吧。
遵命,陛下!小魏子应声,便走出大殿,吩咐人去找御医了。
接着,李天耳边再次响起系统的声音。
【透支造船木材,造船业被影响!】
【经济过度干涉,大周国运:-2000点!】
【解锁成就过度干涉,解锁奖励夺命九剑!
【造船业刺激发展,大周国运:+1000点!】
很好!
这一个来回,算是减了一千的国运。
对此,李天十分满意。
而且他知道,以经济学规律。
这一年,全国各地的造船厂都会为这支庞大舰队进行服务。
可一年后。
已经渐渐适应的造船厂市场,之前被陛下占用的常能将重新释放回去。
届时,大周的经济还会被冲击。
到那时候,李天还能打击一下大周的船只需求。
那冲击的规模,甚至还可以扩大,进一步的降低国运!
想到这儿,李天不由得感叹自己真是个天才!
等安顿好晕倒的大臣后。
一众大臣再度折返了回来。
虽然他们提出了一些反对的言论。
好在那些反对的声音全来自儒家。
当然,没等李天开口。
法家的一众大臣便对这些儒家发出的反对声音开始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