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弟子,缴纳学费以后还得在门派干活。
可以游历天下的,全是那种出色的弟子。
这些门派是真的卷!
卷出来了,就是少侠!
卷不出来,那连韭菜都不如!
第三项收入,便是门下弟子们的捐献了。
好比少林寺,拥有许多俗家弟子。
说白了,那些俗家子弟相当于少林寺的加盟商。
想用少林招牌,就得日常孝敬捐献。
否则这招牌,是你们想用就用的吗
佛祖也得化缘,更别说那些普通和尚了。
朝廷不从律法入手,却从经济入手,清点门派的田产!
这下子,各路掌门全慌了!
时间一眨眼,又来到结算日。
因为在这个月里,发生了好几起特殊事件,降低了许多国运。
李天也终于搞明白了,国运短暂下降,其实全是变法阵痛期引起的混乱。
只要度过阵痛期,变法带来的收益渐渐显现出来,那该死的国运还会上涨。
但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国运大幅度的下降了,李天已经顾不得那么多。
可以降就挺好了,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国运波动的事,只要他够努力,下个月还是有希望减少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天开始迎接结算。
【本月国运结算中!】
【结算项目:】
【兰乌草原经营(月收):东辽扫荡兰乌草原,兰乌草原稳定,大周国运:+1000点!】
【打压贤才:大周国运-5000点!】
【安土重迁:大周国运-3000点!】
【君主崇拜:大周国运+3000点!】
【人心惶惶:大周国运-2000点!】
【信心受挫:大周国运-1000点!】
【本月初国运点:8万9千点!】
【本月末国运点:8万2千点!】
【待结算项目:】
【合击波旦:进行中!】
【开发土澳:进行中!】
【提示:本月国运并未下降至最低国运点,无法提升《灭势图录》!】
看着系统的提示,李天点了点头。
系统数据上,有关【人心惶惶】的数据,是在他宣布要摸底武林门派以后产生的。
而几日后,李天就又收到了消息。
看着败坏掉的国运,李天开始反思。
经过这些日子的思考,其实他已经掌握了一点减少国运的规律。
首先,他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原先,他以为外戚干政、重用贪官,是可以严重影响国运的。
可随着之后的实践证明,李天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在李天接管大周的时候,这个国家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工业时代。
因此,许多封建早期的人看来非常大的问题,放到大周其实狗屁不是。
这也是李天之前一直没法败坏国运的原因。
李天觉得,事到如今,想要败坏大周国运,只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上点狠活儿,比如散播疫病、挑起内战、制造饥荒、组织屠杀。
这种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会引起混乱。
因此,这样做无疑是最简单粗暴的。
但是……
对于这个办法,李天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尽管在变成皇帝以后,多少改变了他的道德底线。
可至少现在,他起码的善心还维持着。
为了成仙干出这么违逆良心的事,他还做不出来。
因此,他只能选第二个办法。
就是李天发现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在变法的途中,因为阵痛期,大周的国运会出现先减后增的走向。
而这种波动,也会伴随变法的力度而波动。
变法越激进,波动幅度就会越大。
但让李天一上来就选最激进的办法,比如直接废除儒家,却是无法实现的。
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因为变法推动也需要人。
朝野上下,大多数全是儒家。
你皇帝再有威严,也不可能让人心甘情愿的退下历史舞台。
下面的人会畏惧皇帝,难道不会集体摆烂吗
你变法都无法执行,何谈降低国运
综上所述,李天觉得。
若想败坏国运,为今之计只能实行一些可执行的变法。
在完成一系列小变法后,他就可以积累声望和资源,筹备大变法。
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不断的冲击国运底线,飞升成仙!
思绪流转间,李天关闭了系统。
他知道,通过变法叠加的阵痛期来衰弱国运,是一种很讲究节奏的事情。
比如这个清点门派田产的法令,大周估计会有三个月的阵痛期。
而阵痛期过后,大周的国运就会因为武林门派整治后,治安变好而提升。
而且肃清门派还可以给国库加一笔大收入,甚至是持续性的收入!
所以他必须得趁这几个月的空窗期,实行更多的变法,让国运再一步降低,并获得《灭势图录》的提升。
该选择怎样的变法呢
李天思索。
这个变法还不能太激烈。
朝廷就这么多人手,清点武林门派田产,已经占据了大量的人力。
压根没有人手支持相同程度的变法了!
思前想后,李天做出了决定。
既然没法搞大变法。
那他就多杀几个贪官,让朝野人心惶惶,败坏国运吧!
实际上。
在小池底事件发生后不久,小魏子就贴心的为李天调查了此事的许多细节。
就在昨日。
西厂已经给皇帝呈上了一份名单。
那份名单上,全是一些在小池底搬迁上大捞特捞的人员!
虽然小池底事件的核心问题是百姓安土重迁的心态。
但也不意味着大周的官员就是一朵白莲花。
你以为他们一点油水没捞
怎么可能!
不要高估这种时代背景下,官吏的道德底线!
根据西厂的调查。
贪墨下拨的安置款,这些全是基本操作了。
许多知县索性直接派手下践踏秧苗,让百姓没法种田。
为了完成政绩任务,这些官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反正朝廷都说了,这次安置结束后,还能确保有他们的官位。
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升官。
怎样算是做得好呢不就是快点完成迁移吗!
这下子小池底周围的府县,可谓是大显神通了!
这项耗资几千万两银子的工程,不光是几个水坝区域的县动起来了。
在小池底周围的几个府县,也全活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