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不能,那只好乖乖迁移了。
冯涛立马对儿子说道:快,快去清点家里的资产,快去卖了!
迁移新陵,那这里的土地当然没用了。
冯涛也可以不卖。
但是这群勋贵,早就得罪了直隶布政使衙门。
朝廷换了四任布政使,下面的官吏也跟着受到许多处罚,他们恨透了这群勋贵。
若是家搬走了,但留下来田地。
失去了靠山,留在这里的土地又会如何呢
不用猜也知道。
当年这群勋贵祖先勾连官府,如何侵吞百姓土地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呢。
只要反其道而行,那很快这些土地就没了。
卖了土地,到新陵再买,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宣平侯世子失魂落魄的出门,打算兜售自家的店铺和田地。
不出贾仁义所料,直隶的勋贵看见天子诏书,全都乖乖听命。
直隶掀起了土地贱卖的风潮。
这时贾仁义找来直隶布政使,让他下放青苗贷。
拿到青苗贷钱款的百姓,立马用低价购回了自已的土地。
勋贵们心疼的流血,直隶百姓却是欢呼连连。
从佃户成为了自耕农,百姓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许多。
接着,贾仁义又开始算旧账。
那些身上有命案,欺行霸市的勋贵家奴,也都被衙门找出理由,抓进了大牢里。
现在这群勋贵,明白自已是待宰的鱼肉。
他们对被抓走的家奴毫无办法。
没多久,直隶民怨最多的几名勋贵家奴,被枭首示众。
斩首那天,法场围得水泄不通,百姓欢呼叫好。
而那些被抓走的家奴,又供出好几家勋贵的丑事。
很快,这些勋贵的子弟,因为违背伦常、行为不端、私杀家奴等罪名,也被衙门抓走了。
这是族中子弟,勋贵们不得不开始相救了。
贾仁义的态度很强硬。
证据确凿的,如何弥补都没用,直接斩首。
证据不充足的,就先缴齐摊丁入亩的赋税再说吧!
为了赎回自家的子弟,勋贵们只好把之前的赋税补齐。
这下子,勋贵们才明白,自已真成了过江蛇了。
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根基,虽然还顶着勋贵的头衔,但是根本没法保护自已。
这次下来,许多勋贵家族在破产边缘。
尤其是那些平时家风很差,不懂约束子弟与家奴的,影响最大。
在直隶民怨最多,百姓最憎恶的一户勋贵,家族里的年轻一辈,全被抓到了大牢。
这户勋贵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可以说在直隶家喻户晓。
三个证据确凿,罪行累累的子弟直接被斩首。
还有十余名子弟,都用钱保释了出来。
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勋贵家,立马就要破产。
几百年的奢靡生活,早就掏空了他们的家底。
凭借勋贵这层皮,才维持着烈火烹油的日子。
但是这次迁移令,直接撕掉了这个家族的虎皮,露出早已疲软不堪的内在来。
店铺,债主纷纷找上门。
这个家族立马破产。
当然,这些全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这些勋贵世家,没少盘剥直隶的百姓。
而那些变卖的土地,成了百姓的自耕地。
直隶百姓全部欢喜雀跃,送给布政使衙门青天老爷的牌匾。
困扰直隶多年的问题,就通过一则迁移令解决了。
布政使衙门拿到钱,立马拨给了学政。
各地的县学、府学立马开始建设。
原本被勋贵们剥削的百姓,迸发出强烈的建设激情。
整个直隶地区,四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百姓们。
而这一切,全被一名来自遥远西洋的商人收入眼底。
他在自已的游记中记载道:
东方帝国拥有超强执行力的文官政府,官员居然是通过考试,并非世袭承袭!
这些文官政府可以高效的执行大周内阁的命令,把皇帝的意愿铺遍全国。
这个帝国多么的伟大!大周的君王,堪称君王典范!
这名旅行者叫做马吉利,是一个佛罗撒人。
他来到东方,就是想写一本有关君主的书籍。
他曾经去过法西兰和德志意的王庭,但是他觉得,那些君主并不值得书写。
他正在编写一本叫做《君主论》的书籍。
马吉利乘坐大荷的海船,越过千山万水,来到了湘江。
在湘江,他见到了大周在湘江的都督。
那位都督大人,据说是那位横跨南亚,击败了英吉利人的海师司令的助手。
这个被叫做市舶司的机构,就像西洋的海关,统管整个帝国对外的贸易。
马吉利法师,他从未见过这么高效的官僚团队。
在西洋大陆,治理这些大地盘的全是小贵族。
这群贵族与他们的助手,会写会算的人都没几个。
而在湘江的市舶司衙门,会写会算的官员足足有五十几人!
这在西洋大陆的一些小国家王庭,都难以找出这么多人才。
而这位市舶司的都督,只是个寻常的七品官员。
这名都督与马吉利成了朋友,在他的介绍里,在整个大周帝国的序列里,七品官员只是底层的存在。
马吉利沉吸一口气。
他在湘江市舶司,亲眼看见了这个帝国怎样运转。
高效又团结的行政团队,登上每艘货船。
这些大周的吏员,会核查每艘船上的货品,然后计算出要缴纳的税额。
不管是大周的商船,还是国外的商船,这些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是大周人而网开一面。
而马吉利也目睹了这个港口的繁华。
这个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城市,比尼维斯还要繁华。
从高丽、南洋、大越、倭国、泰王国的商船,全都会在这里停靠。
现在这个港口,每天容纳的船舰都超过上百艘。
马吉利在抵达大周前,曾看过马可波罗那本东方游记。
马可波罗在书里说,东方人不擅长贸易。
但是在湘江看见的一切,颠覆了他以往的印象。
这座大周的城市,比佛伦萨更具商业气息。
码头上,有专程搬运货品的劳工。
即便如此,巨大的容纳量,仍然敦使湘江不断地提高效率。
巨大的蒸汽机,吊起了船上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