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天唐含雪让位皇后,朕躺平后飞升了免费阅读 > 第75章皇后:我爹真是老奸巨猾

难不成又有人想背刺朕
李天招来了小魏子。
小魏子,近来诸事可还顺利
诸事可还顺利
这是从何说起
是说余杭的粮食快抵达京都,改河为海已经成功,朝廷不用再被河运制约
还是说御史田亮已经掌握证据,开始调查漕运部门
还是说贾尚书已经着手准备,对囤货奇居的粮商下手
如果是这些事,当然是顺利的。
小魏子连忙说道:陛下,近来一切太平,全在您的掌握之中!
全在朕的掌握之中
那就好了。
李天松了一口气。
兰将军到哪儿了
其实李天也不想看见兰德。
这个背刺自已最厉害的小舅子,害他国运点涨了一万的罪魁祸首。
但是架不住兰妃整日在李天身边念叨。
人家姐弟许久未见,想要见一面也算情有可原。
于是李天就问了一下兰德的位置。
兰总兵已经抵达滨海,不出半日,龙船也要抵达滨海了。
小魏子心里一咯噔。
陛下这么多大事不问,怎么偏偏问了兰德的位置
等等!
小魏子脑海里灵光一闪!
原来是这样。
陛下实在太厉害了!
不愧是明君啊!
就是深谋远虑!
不管是改河为海,还是平定京都的粮价,又或者是揪出袭击运粮船的罪魁祸首。
这些事在陛下眼里,全是微不足道的毛毛雨。
唯一值得提防的,就是漕运部门狗急跳墙!
毕竟河运是百万漕工所系的身家性命,倘若朝廷真的决定改河为海。
万一那群家伙煽动漕工哗变,可就不好收场了!
所以陛下才分外关注兰将军的动向!
兰德乃当世名将!
只要兰将军在,淮河就乱不了!
只要快速擒住首恶,那动乱就能平息!
不愧是陛下啊!
小魏子再一次为皇帝的手段所折服!
接着他又深感羞愧。
自已关注的都是细枝末节,根本没法和陛下一样高瞻远瞩的考虑问题。
所以,圣上永远是圣上!
小魏子立马说道:河运无事,请圣上放心。
李天这才松了口气。
河运无事,那就说明肃查河运没什么进展。
不错!
田亮果然是个草包,挺好!
朕可真是慧眼识废物啊!
钱老二是京都一名普通百姓。
最近京都的粮价一天三涨,让钱老二十分恐慌。
钱老三不由得想起,先皇时期的那次粮荒。
而那次粮荒,也是因为朝廷要肃查什么河运。
然后余杭的粮食运不到京都了。
哎,朝廷权贵的争权夺利,吃苦的全是老百姓。
钱老二拿着家里仅剩的钱,跑到最近的一家粮铺。
粮铺的门口早就排起了长队。
听说了吗,因为皇宫里的那位非要下余杭,导致河运堵塞,余杭的粮食才送不来京都。
谣言在恐慌下传播开来。
钱老二连忙离那群人远远的。
妄议陛下,可是会杀头的!
这些人中,有六王爷收买的市井小民,也有真的喜欢八卦嚼舌根的家伙。
不过陛下下余杭,堵塞河运的谣言,已经在京都传遍了。
钱老二排了好几个时辰的队,又累又饿。
但是等排到他的时候,店小二已经要打样了。
小二小二,还有粮食吗
没有了,没看见今日售罄吗
钱老二苦苦哀求道:我家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小二,一点也没有了吗
两天没吃饭后面还有三天没吃饭的呢!没了,明天早点来吧!
语毕,店小二直接关闭了店门。
整个京都都沉浸在缺少粮食的恐慌中。
钱老二拖着步子朝家里走去。
他看见路边正在搭建一个粥棚,周围有许多看热闹的。
钱老二凑上去。
这是六贤王建的粥棚,明天就开始布施!
六贤王真是好人啊!
不愧是六贤王,真是菩萨心肠啊!
宫里的那位,就不知道学学六贤王吗
慎言,慎言!
钱老二看着还在搭建的粥棚,拖着脚步回到家里。
他满心期待明天,六贤王的粥棚布施。
京都的十大粮商,都齐聚在京都的一家酒楼里。
王爷!京都的粮价已经翻了三番了!
这次我们囤积的粮食,真要大赚一笔了!
哈哈,这都多亏了王爷啊!
对啊,若不是王爷传信,我们哪能赚这么多钱
堂堂六贤王,当然不会自降身价参加商贾的聚会。
代表六贤王来参加宴会的,是六贤王的管家。
管家笑盈盈的看着这群商贾。
他们还不知道,六贤王这次也参与了屯粮。
六贤王拿出了积攒的银子,在市面上扫购了大批粮食,然后再偷偷去市集上高价售出。
河运断绝前几天的事,消息刚传到京都,但是粮价就翻了三倍。
这除了消息引发的恐慌外,也是六贤王与这些商贾屯粮的结果。
加上先皇时期的粮荒危机,京都的百姓全部开始屯粮了。
王爷运筹帷幄,那位皇帝还是太嫩了!
不过内阁的首辅与次辅,居然对京都的粮价毫无动作
在六贤王看来,是这两个大学士与监国皇后的能力不足。
没有本事来应对这次危机。
与此同时。
唐孝仁的折子已经递到唐含雪案头了。
改河为海
还是圣上的意思
唐含雪再次为李天的深谋远虑所折服。
这才是帝王之术啊!
唐孝仁的奏折里说明,明日大批粮食,便会陆续送到京都。
京都的粮食危机很快就能解决。
唐孝仁还附上了贾仁义的折子。
贾仁义认为京都的粮商囤货奇居。
提前就得知了河运断绝的消息,这群家伙恐怕与河运弊案也有关联。
但是贾仁义觉得,此时不适合直接抓人。
这样会引起市场混乱。
贾仁义提议,在京都大批抛售粮食。
打压这群粮商,让他们积压破产!
待他们投降后,再抓起来审问与河运弊案的关联。
不愧是内阁大学士,全是老奸巨猾之辈啊!
唐含雪突然觉得有点不妥。
其中一位内阁大学士还是自已亲爹呢。
唐含雪用朱笔描红,同意了唐孝仁和贾仁义的提案。
此时,钱老二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继续在粮铺外排队。